第wb16版:花季雨季 上一版   
下一篇

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生物教师石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育应该细致入微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多鼓励、常赏识,这样会给学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和学生互动的过程,其实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过程。赤诚相见、爱心育人是基础。在教育的旅途中,我是一个行者,守望快乐,享受幸福。”近日,面对呼和浩特晚报记者采访时,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教师石莉这样说。

□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丁晨

是老师也是朋友更是家人

那年夏天,学生们踏入一中校园,走进卓远楼,石莉一袭黑色长裙,优雅地站在讲台上。第一次见面,她就给学生们留下了端庄大方、优雅美丽、平易近人的印象。

石莉不仅是班主任,更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好老师,大家都亲切称她为Lily,她不仅仅只是一位老师,更像是学生们的家庭成员。在她的眼里,做人是第一位的,成学先成人。她说:“自己都瞧不起自己,谁还会瞧得起你!”这是她教给学生们的第一课——自强。她对学生的影响远远不止于学习,更在于做人,诚实守信。

有石莉在,学生们能更安心地学习,在学习的道路上,她是学生们的灯塔,是方向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她不仅传授给学生们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的方法,她分享的一些学习方法不只在生物上,其他的学科也都受用。她会从网上查找下载最新资源给学生们分享,每天都会布置一些习题让他们来练手,做一些可爱的PPT让学生们集中注意力。她在课堂上的游刃有余最能打动学生们,深入浅出的讲解、幽默风趣的互动、时不时叫人起来回答问题的出其不意,都使学生们不得不更加专心致志地听讲。她也会聆听学生们不同的解题方法,不厌其烦地解决他们数不尽的问题。她从不追求立竿见影的短期效果,而是给学生成长的空间,让每个人都充满了信心。

喜欢打探情报做调整的老师

石莉最喜欢做的事是“打探班里情况、调整座位”,她很认真地分析每次考试的情况,具体到每个学生每一点状态变化,她都会去很认真地了解,再制定下一步计划。通过适时调整,再结合学校的“小组模式”,使学生们互帮互学,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是在成长。

石莉关心每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去了解他们的朋友圈、化解班级矛盾,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石莉从没有落下过班里任何一个学生,很多学生也正是因为受到她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生物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在以后的学习研究阶段选择了相关方向。

从入学的第一天起,石莉就帮助学生们筑梦、追梦、圆梦。当学生们在懵懂的青春期装酷时,当他们遭遇学习的畏难期、瓶颈期时,石莉就像老朋友一样和他们聊天谈心,用春风化雨的爱给予他们力量和勇气,与学生们并肩作战,共渡难关。石莉是为学、为事、为人的典范,她对待生活的热情、对待目标的执着、对待教育的热忱,指引学生们奔向美好的未来。

“她陪伴我们走过人生中非常重要的3年,从不缺席。毕业之后,我们会各奔东西,但是我们心中一定会对她长存感激之情,或许她教授给我们的知识有一天会忘记,但她传承给我们的精神会在我们心中永驻,谢谢石莉老师为我们作出了兢兢业业、诚实守信的榜样。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秉持着这种态度一直走下去。”石莉的学生说。

名师风采感染同事

石莉是呼市教研室名师工作室成员,曾获内蒙古自治区中学生物教师教学设计一等奖,课例《走近选修一突破三专题》被评为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论文《例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生物教学》在“华夏师说·蜀韵天府”论文征集评选中获一等奖。

石莉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总结了自己的一些教育心得,例如既要用规范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又必须理解尊重个体差异,关注个性发展;遇事冷静、赏识待人是方法。急事缓办、大事小办、事宽则圆,多沟通、少责骂,多信任、少质疑,多赏识、常赞美,才能让学生成长。

同事们最佩服的是石莉与家长沟通的策略,她总能精准捕捉到家长的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家长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不论是装病请假的学生,还是撒泼打滚要手机的学生,她总能配合家长打一个漂亮仗。同事们都说,石莉就是能打胜仗、会打胜仗的全能班主任。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