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11版:人文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国内仅见的“套头葬”讲述了夜郎古国怎样的神秘往事?

饰虎铜釜 贵州省博物馆藏

连枝铜灯 黔西南州博馆藏

历史上的夜郎国,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当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曾经煊赫的夜郎国早已淹没于时间的尘埃之中,留下了太多的秘密等待后人去探索。而以赫章可乐、威宁中水和普安铜鼓山为代表的大量遗址的发掘,为探秘夜郎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大型的连枝铜灯、用于“套头葬”的巨大铜釜、布满岁月痕迹的虎钮铜錞于……如今,走进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吉金万里——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文明展”展厅中,来自贵州省博物馆、黔西南州博物馆的青铜文物,正无声地向观众诉说着那段关于夜郎国的古老故事。


饰虎铜釜、连枝铜灯……

夜郎古国真的“自大”吗?

贵州,地处我国云贵高原东部,自古以来便是多民族聚居区,且因其地处川、渝、滇、桂、湘之间,是先秦时期族群迁徙和商贸往来的重要节点。所以,当观众步入“吉金万里”展厅中,走到展示着贵州地区出土的文物区域时,就会发现这些造型精美的青铜器之上,有着熟悉的文化印记。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件大型的连枝铜灯,让人难以移开目光。细看之下,能发现铜灯整体似一棵树,底座为一条龙,顶部为跪坐小人,双臂弯曲,手掌支撑于双膝之上,体态略显矫健,跪坐小人的细部特征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跪人像颇为神似,有巴蜀遗风之貌。

将目光往远处望去,一件“T”形柄一字格铜剑展露出披荆斩棘之势。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此种“T形柄铜剑”贵州独此一把,而在四川茂县地区则多有发现。

“从贵州的地理位置来说,它处在川渝桂中间。从历史上来说,它一直是民族迁徙、族群迁徙和商旅往来的重要通道。”开展当日,贵州省博物馆副馆长向青也来到了展览现场,她说,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贵州地区既有比较独特的地域文化,又受巴蜀和南越的影响。“体现出一种融合创新又多元的文化元素。”

学界多认为夜郎是战国秦汉时期活跃在以今贵州为主体的一个古国,于是贵州常被称为“夜郎故地”。长期以来,历史记载中的只言片语,让这个古老的国家一直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赫章可乐、威宁中水和普安铜鼓山为代表的大量遗址的发掘,为神秘的夜郎文化揭开了辉煌的一角。从这些遗址出土的青铜器中不难看出,早在数千年前,夜郎人就这片土地上创造出具有一定地域特征的青铜文明。

除了造型独特的连枝铜灯外,展厅中的铜釜“套头葬”同样也受到大家的关注。其中,出土于贵州赫章可乐遗址的饰虎铜釜,出土时套于死者头部,其口沿加铸仪态威猛的立虎,虎上套颈圈,彰示墓主不容侵犯的权威性和神秘性。此外,该器型与巴蜀地区铜釜器型接近,虎的造型和巴蜀地区所出土的虎钮錞于上虎造型风格相似,透露出威严的气度和矫健的力量之美。

“套头葬”的问世,为探寻夜郎古国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但也让无数后人好奇,为何会选用如此特殊的墓葬习俗。据向青介绍,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有几种说法:“一是认为这是一种宗教习俗,将铜釜罩在头上后,可以将他的灵魂禁锢在里面,能够给死者的灵魂带来安宁。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种奇特的埋葬方式代表了墓主人的特殊地位,象征着财富和身份。”虽然没有确切的定论,但青铜在古代是较为珍稀的金属材料,且“套头葬”的数量较为稀少,能够肯定的是,墓主的身份应该比较尊贵。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极为罕见的“套头葬”,这种特别的丧葬风俗在国内仅在赫章可乐遗址出现。而在距中国2000多公里的柬埔寨,也发现了类似的“套头葬”,于是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夜郎灭国后,残存的人往东南亚迁移的证据。


东接交趾,西有古滇国

古籍中的夜郎国究竟在哪?

敞口大双耳釜、“套头葬”、发钗遗迹……如此有趣又特别的夜郎古国,其具体位置到底在哪里?《后汉书》曾记载“有夜郎国,东接交趾,西有古滇国,北有邛都国,各立君长。”虽然夜郎国的具体区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说,在巴蜀以南,滇以东,现在的贵州西部包括云南东部的一部分地区,是属于夜郎国区域的。”贵州省博物馆研究部副主任袁炜说。

袁炜表示,那一带先后发现的几个青铜时代遗址,比如赫章可乐、赫章辅处、威宁中水和普安铜鼓山等地,出土的不同类型文物都能说明,这一带当时存在过一个大型青铜文化,很可能属于夜郎文化。

据史料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巴、黔中以西,皆夜郎国地也”“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可以看出,夜郎也并非“盲目自信”,它是西南夷诸国中最强大的国家,经济实力也较为雄厚。

但遗憾的是,目前所看到的,仅仅是夜郎青铜文化中的一小部分。据《华阳国志》记载,西晋到东晋之交期间,夜郎王的王墓已被人为盗取了。“所以说现在对夜郎王墓、王印的探索,还在进行之中。包括我们考古发现都是有偶然性的,并不是挖掘出的文物都能够用来参考和探寻真相,大量的文物还是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袁炜说。

不论是仍深埋于地下的历史遗存,还是通过考古得以重见天日的铜釜、铜钗……或许人们无法窥见古夜郎国繁荣的全貌,但仍能够从“吉金万里”展厅中,以及造型别致、样式精美的青铜器物中,看见属于古老夜郎国的繁荣历史,体会属于古老夜郎人独有的智慧和审美。

(据《华西都市报》李雨心 王邵佳)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