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15版:人文·鉴赏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橄榄核雕刻精妙传神

□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马妍

品鉴专家:张宝舰(呼和浩特市收藏家协会会长)

委托人:李先生

橄榄核本身是独一无二的,基本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橄榄核。而用橄榄核制作成这样的工艺品,就需要更长的时间。相信学生时代的我们都学习过文言文《核舟记》,这篇文章讲的是明朝有个特别手巧的人名叫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等。虽然我们知道这篇文章,但是相信很多人未曾亲眼见过这样的物品,我有幸收藏到这样一件核雕作品,希望可以跟大家一起分享和鉴赏我国核雕工艺的精湛水平。

专家鉴评:

收藏爱好者李先生的这件收藏品,就是对《核舟记》最好的解释。这件收藏品为橄榄核雕,又称榄雕,是广东地区汉族雕刻艺术之一,上个世纪已经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榄雕工艺秉承了岭南文化的风格特征,造型秀丽、雅致,线条流畅、动静结合、细腻精微,其总体艺术特色可以概括为雕刻精细入微,形态小巧玲珑。这一特点在这个收藏品上能真切感受到。

这件收藏品年代为清代。核雕在我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核雕工艺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核舟记》里所描绘的明代王叔远首创以橄榄核雕制“东坡夜游赤壁”之舟,就是其中之一。

这件收藏品也如《核舟记》里讲述的那件橄榄核雕刻作品一样,舟上舱轩篷楫,一应俱全,镌刻的人物精妙传神。核雕不同于木雕,木雕选择到适合的木料,首先要考虑到它的硬度,比如橡木、桃心木、桦木、硬枫、赤杨、榉木、黄杨等,只要是硬木的材质,都可以雕刻出细腻的成品。但是核雕却不一样了,核雕属于微雕的一种,所用材料有橄榄核、桃核、杏核等果核以及核桃,其中以橄榄核为主。橄榄核本来是被人丢弃之物,但经过艺人们的巧妙构思和精雕细刻,化腐朽为神奇,成为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所以雕刻作品的价值除了材料之外,体现在不同的雕刻艺术品上会增加其自身收藏价值,因此在收藏小件核雕时,要 对材质和工艺予以考虑。而这件收藏品本身的雕刻手法技能让人震撼,所以这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文玩类收藏品,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核雕技艺的精湛水平。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