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2版:呼和浩特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首府稳步推进“三医联动”

让医改成果惠及更多患者

呼和浩特晚报讯(记者 张秋焱)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让更多的人少花钱、看好病,近距离享受优质医疗资源。近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走访我市多家医院,了解深化医改给青城市民带来的福利。

昨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在市第一医院采访了前来就诊的患者张海涛,张海涛是一位糖尿病患者,从2017年开始,他长期服用药物控制血糖。这几年,他发现使用的药物越来越便宜,减轻了经济负担。这跟我市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有关。

市第一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石二霞介绍:“三医联动就是医保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与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联动。近年来,我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药品配备方面积极落实国家带量采购任务,遴选药品时优先配备国家基本药品、国家谈判药品,同品种同品质首选价格较低的。在药品使用环节,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优先鼓励、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国家谈判药品、国家带量采购药品,自2019年12月25日执行国家带量采购药品以来到2022年8月25日,平均降幅百分之七十,为患者减少经济压力,节约了大量医保资金。为保障合理用药,我院加大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处方前置审核、处方点评、药品安全评价工作,保障药品安全、有效、经济、适宜使用。与此同时,我院持续做好临床药学服务、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积极开展药学门诊、互联网门诊与科普宣传,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市第一医院医疗保险科副科长高强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近年来,医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通过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持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深化药品耗材管理改革,为患者减轻了就医经济负担。患者可以在医院一楼大厅的医保政策宣传栏中查看相关政策,医院服务台上方的大屏幕还会滚动播出‘医院高值耗材收费价格公示’,方便患者查看。”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从市卫健委了解到,今年我市公立医院进一步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增强卫生健康领域内生动力和活力,除了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持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深化药品耗材管理改革之外,各个公立医院还在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公立医院人员总量管理工作,引入更多人才,调动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我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清水河县总医院院长党永彪介绍:“趁着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契机,2022年医院引进一位博士,建成以葛世杰、孙明霞为首的博士工作站,2023年4月份又利用年薪制引进妇产科、疼痛麻醉、心血管内科、创伤外科、普外科5名高层次专家驻院工作,提升了旗县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据市卫健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建设培训高质量人才队伍,统筹我市卫生与健康事业各类医学人才需求,我市将继续推进与内蒙古医科大学医教协同工作,搭建高水平培训平台、高质量服务平台,规范基层医院微创手术技术的培训,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培训和使用,推动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以及公立医院高层次专业技术和医院管理人才、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覆盖不同的领域和专业,最大程度地满足广大医护人员的需求。采取培养和引进双管齐下,打造人才汇集地,为群众提供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