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13版:经济·广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打败奶茶店的竟然是中药房?

中药版酸梅汤火上热搜 不少年轻人跟风购买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万万想不到,这个初秋和它争锋的竟是中药房的酸梅汤。近日,多位博主开始体验去中药房抓酸梅汤配方,话题“去中医馆买酸梅汤是什么体验”也随即登上微博热搜。多味药材煎煮出的酸梅汤,得到一众“好喝又健康”的评价。9月11日,记者探访发现,武汉街头的中药房也有酸梅汤药材在售,跟风购买的年轻人还不少。对此,医生提醒,靠酸梅汤养生还要看个人体质。

中药房酸梅汤热销

“煮红酒style”“酸酸甜甜”“没有添加剂健康又干净”……近日,中药房酸梅汤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关注,随即登上热搜。

各地网友纷纷前往中药房体验酸梅汤,两张黄纸一铺开,小秤一量,山楂、乌梅、陈皮、桂花等药材从药柜中一一取出。在各地博主的介绍来看,一副药方售价10元到20元不等,可以由药店代煎,也可以回家自己用养生壶煮。

记者发现,武汉也有中药房在售酸梅汤,例如北京同仁堂门店就有酸梅汤在售。店员介绍,店内配方15元一副,可在店代煎,也可回家自行煎煮,熬煮后汤剂大约可分装3袋。购买者中不少都是年轻人。

出于好奇,市民杨女士就去家附近的中药房尝了尝鲜。“在网上看到帖子,就想买点回家尝尝。”杨女士说,“加了冰糖之后,就没什么药味了,酸酸甜甜的很好喝。”

其实,早在年轻人去中药房买酸梅汤前,奶茶、咖啡类饮品早就对中药材“敞开怀抱”。例如,有茶饮店出售龟苓膏、佛手香橼膏、四季清肺膏等饮品;有咖啡厅也曾推出罗汉果冰美式、枸杞拿铁等。

部分人群不适宜饮用

虽然广受欢迎,但中药饮品并不适合所有人。

在一些博主的视频中可以看到,虽然抓的是酸梅汤配方,但医生仍会先把脉,摸清体质。也有网友评论称,自己去抓酸梅汤时,医生反而告诫“是药三分毒”,购买未果。

湖北省中医院肥胖专科主任医师肖明中认为,做袋泡茶或者类似茶饮产品,一般是用一些药食同源的药材,偶尔尝一尝并无问题。但如果要用其治病或者调理身体,还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酸梅汤是否适合养生,也因人而异。

以下几类人群,不建议饮用酸梅汤:由于乌梅是酸性的,所以胃酸分泌过多的人如胃溃疡、反酸的胃病患者,不建议饮用。乌梅还会起到“收敛”的作用,加重“涩肠”,大便干结的患者不适合饮用。“湿气”很重的人群,也不适合饮用。

湖北省中医院肾病科专科主任医师金劲松表示,酸梅汤通常建议在夏季饮用,通过乌梅“收敛”的作用,帮助敛汗,防止气阴耗散。但是秋季干燥,通常需要滋阴润肺。

肖明中说,如果年轻人真的想通过中药来养生,调理身体,建议向医生寻求帮助:“秋天来了,咳嗽的、痰多的,实际上可以去呼吸科或者保健科这些科室,找医生开一些适合自己的药材,配出来的药方针对性会更强,也更安全。”

(据《楚天都市报》曾凌轲)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