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4版:记小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让文化生活成为百姓幸福生活最美注脚

主持人:王英

“有特点”“感觉很有力量”“在室内看和室外是两种体验,很震撼。”在刚刚过去的周末,青城迎来了首届呼和浩特国际雕塑艺术展,不少市民看着一件件雕塑作品赞叹不已。实际上这已经不是市民第一次发出这样的感慨,在周杰伦演唱会、在大召广场、在将军衙署博物院……

以文化人、培根铸魂,不断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不论是周杰伦演唱会的火爆,还是大召广场《昭君和亲》沉浸式演出,又或者是各大场馆举办的当代潮流艺术展、精品文艺作品演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展等,充分体现了呼和浩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一批又一批优质文化的提供,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彰显了呼和浩特这座城市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

众所周知,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是一座城市的气质所在,也是推动一座城市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推动文化发展,努力为百姓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就是在从根本上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尽管,现在的呼和浩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相信很多人已经看到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带给这座城市的改变。

举个例子,国庆期间《昭君和亲》在大召塞上老街西城楼上演,现场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观,场景仿佛真的在迎接昭君,而在线上,无论是普通市民还是官方媒体,对于这样的演出都给出了好评,许多网友留言表示,“这才是呼和浩特该有的样子”“今年的呼市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很好的双节活动,未来的呼市会更好。” 从认识一座城到接纳一座城,再到理解、支持一座城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呼和浩特努力通过文化活动拉近与老百姓的关系,努力通过文化活动与老百姓进行互动,老百姓看在眼里也记在了心里。

创建更加美好的生活不仅仅包括物质文明,还应包含精神文明、人民精神力量的增长。让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老百姓幸福生活最美的注脚,笔者和所有人一样,期待这座城市能带给我们更多文化食粮,也期待更多人能够爱上这座城,和这座城共同努力共同成长。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