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13版:文娱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校园青春剧也能很悬疑

别具一格的《鸣龙少年》爽燃出圈,导演丁黑揭秘幕后

“如果一出生的那场考试,你没能考赢,那不是你的错。你可以把高考当成一次补考,这一次,我不会让你输的。”最近,优酷热播的《鸣龙少年》中,一波热血又励志的台词在社交平台火了起来。剧集围绕高考逆袭的故事展开,以喜、燃、真的二次元精神特质以及电影化的视觉语言和悬疑感的多视角叙事,风格独树一帜,同时辐射原生家庭、教育公平、女性成长、青少年心理健康等诸多深层议题。“出手必精品”的导演丁黑首次执导青春校园题材,近日与记者的畅聊中,他分享了以高考洞见人生的创作初衷。

第一次执导校园青春剧

《玉观音》《大秦帝国之纵横》《那年花开月正圆》《警察荣誉》……在国产剧领域,丁黑导演不仅是“爆款专业户”,还是跨题材的多面手。然而,入行26年,他还没执导过校园青春剧,《鸣龙少年》是他第一次,“(我)岁数也不小了,拍这样的题材的机会不多了。”没有拍过的类型,让导演丁黑产生了兴奋感。

丁黑认为《鸣龙少年》的叙事形态特别有新意,这个故事不是传统叙事的线性关系,而是通过人物以及贯穿的矛盾推进,“他的剧作构成有电影思维的方式,更多运用了对比、联想、隐喻等叙事手法和手段。还包括每一集都有一个序,这个序又形式多样,在每一集的主题和内核下,有回忆、想象等元素,让我觉得很有挑战性。”此外,丁黑觉得编剧的精妙之处还在于,在一个生活流和高考的故事里加入了很强的悬疑感,增加了戏剧张力。

此外,《鸣龙少年》在人物设定上也别具一格,“比如,雷鸣(张若昀饰)打破以往大家对传道授业解惑老师的既定印象,雷鸣看起来有点痞有点吊儿郎当,但极其负责。还有桑夏老师,像小太阳一样很有活力,对学生充满爱心,很有自己的个性。雷鸣和桑夏两个人是对比的写法。”还有,丁黑觉得《鸣龙少年》逆袭的路径也不一样,“我们以往说逆袭都是苦学,跟自己的身体以及意志的极限能力抗争,这样的故事讲述起来,不会特别生动。而《鸣龙少年》表达了学习是有方法的,在较为轻松的叙事中表达深度性。”

描摹高考的“现实与浪漫”

“只有故事、人物真实落地,才能让观众共情共鸣”。为此,主创团队历时8个月的调研,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基于翔实的资料进行艺术加工,最终创作出剧中具有代表性的师生形象,描摹出高考中的“现实与浪漫”,以展现当代青少年鲜活的成长曲线,以及不畏困难、勇敢追梦、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鸣龙少年》是导演丁黑和张若昀的第二次合作,对于张若昀他不吝赞美,“若昀能够更深层地感受人物的精神内涵同时转化成外化形态。雷鸣老师有玩世不恭的地方,但又才华横溢,特别真诚。若昀不是用技巧表演,而是自然流露,这是最好的地方。”

雷鸣在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和二次元之间反复横跳,外表的颓废是表象,骨子里的热血仍在燃烧。“剧里的人物有真实性也有复杂性。大家了解以后才知道,雷鸣经历了人生的一些低谷;创业的失败,职业道路的挫折,与父亲的矛盾、舆论对他的影响等等,有丰富前史故事的一个人,依然有一颗不服输的心。在这个过程中,他始终在纠结,当我们不断揭开他的内心,就会发现,他的正能量也在不断地影响着他自己,最终升华了自己。”

剧集的人物群像特色鲜明,丁黑导演透露,演员是从遴选到集训最终选择五位最适合的演员出演,“一台戏是生旦净末丑各种搭配,谁跟谁组合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联想,不是哪个个体不优秀,还是要看最终的效果。”

“以一个中学的五人班为背景讲述他们一起考大学的故事,是有一些特殊性的,不是生活中的常态。但是正是这样的假设性,才能写出群像人物的多样性和鲜活性。”在创作的过程中,丁黑没有刻意加快进入主线的速度,而是用整整五集的铺垫,塑造了七位主要人物,用现实感充分建构起观众和角色的情感链接,“一群后进生组团升级打怪,这样的文本本身有很强的生命意义和象征性。但是每个人物又很真实具体,具备着充分的时代特征和当下性。”

(据《半岛都市报》王悦)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