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13版:文娱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原著作品被改编成电影上映

“童话大王”郑渊洁为舒克和贝塔庆祝“四十不惑”

《舒克和贝塔历险记》是郑渊洁的经典作品,1989年,动画片《舒克和贝塔》播出后成为不少人的童年回忆;2019年,郑亚旗导演的新版动画《舒克贝塔》上线,全网累计播放量破45亿。如今,再次执导电影《舒克贝塔·五角飞碟》,郑亚旗笑称,也是圆了自己在影院看父亲作品的心愿。

郑渊洁在接受专访时表示,自己对于电影《舒克贝塔·五角飞碟》充满期待。“这部作品选在2023年12月30日登上大银幕,也是别有意义,整整四十年过去了,舒克和贝塔这对组合才第一次在电影院里与大家见面,这就像是在庆祝他们‘四十不惑’的生日。”

被邀请 在新影片中配音

在此前的动画片《舒克贝塔》中,有着郑亚旗对父亲的敬爱与致意,例如在舒克房间的天花板上,贴的是郑渊洁年轻时当空军的照片;舒克假装学习时,拿着的那本课外书,是郑渊洁著的《鼠王做寿》。在《舒克贝塔·五角飞碟》中,也融入一些“致敬”的段落。“比如,我在原著中的经典言论,以剧中人的口吻呈现出来,我相信这些情节会让老读者倍感亲切,带来会心的笑意。”

此外,郑渊洁还被邀请在影片中配音,他笑说,短短几句台词,录了一百遍才通过。“我是给一位电视台的播音员角色配音,台词并不多,但是,我一是不喜欢照着念,二是老觉得和我平时说话太不一样,所以总是笑场。相比之下,我孙女作为配音演员却一次就过了,这让我深感自己的不足。”

对改编要求“尊重原著”

这些年来,郑亚旗一直在将父亲郑渊洁的童话作品进行IP开发。2005年,郑亚旗创办了《皮皮鲁》杂志并重新策划《皮皮鲁总动员》系列,2012年又成立北京皮皮鲁总动员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CEO的身份运营皮皮鲁全系列版权。过去十几年,他将父亲作品的销售额翻了20倍。

郑渊洁认为,《舒克和贝塔历险记》改编成大电影的难点在于众口难调。“这部作品拥有六代读者,他们的期望肯定是不一样的。70后、80后、90后、00后、10后和20后,都有自己的独特观点。我认为这难度较高,但好在编剧和导演在原著的基础上做了许多创新,让故事更符合现代未成年人的口味。”

此次得知儿子要拍舒克和贝塔的电影时,他笑称庞大的读者群中,就有人在帮自己把关。“我的要求就是‘尊重原著’嘛。之前在《舒克贝塔》动画片拍到某一集时,送审后,被提出一个修改意见,认为某些内容不尊重原著。我听说后,非常开心、得意。我猜测,这是因为我的读者已经长大了,其中最老的读者可能已经55岁了,他们对原著有着深刻的印象,机缘巧合下,站在了我这边。”

决定为新发明申请专利

作为童话大王,郑渊洁只是“小学肄业”,但这并不影响他之后的学习和钻研,他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如今,郑渊洁依然喜欢不断探索未知。他透露,目前自己的工作重心已经发生了转变。“从下一批印制的图书开始,我的简历就要改成第一个职业是作家,第二个职业是造口师。”

对于“造口师”这个新身份,郑渊洁告诉记者:“我父亲已经92岁了,在2023年5月份被诊断出患有肠癌。手术之后,我一直在照顾父亲,至今已持续了七个月。在护理的过程中,都是我来更换造口袋。我于是就开始深入研究造口用品。我发现,尽管市场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造口用品,但它们的价格普遍较高且设计复杂。我父亲的造口袋是80块钱一个,一天用一个的话,有些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用不起,他们甚至不得不使用垃圾袋和胶条来替代。”为此,郑渊洁决定开发一种更加实用、廉价的造口用品。“目前,正在准备申请专利。”

(据《北京青年报》肖扬)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