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15版:咱爸咱妈 上一版 下一版  

走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探访老年人幸福生活密码

志愿者探访老年人

单元门前改坡道装扶手

社区党委书记与卫生服务站医生了解建档居民情况

楼道装扶手方便老人上下楼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发布关于命名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的通知。经过逐级审核和公示,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决定命名999个社区为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其中,呼和浩特市4个社区(村)上榜。这样的社区(村)为什么能够上榜?记者来到回民区通道街办事处义和巷社区一探究竟。

□文/图 本报记者 杨永刚

改善人居环境 让老年人宜居

记者走进祥和四区看到,小区的环境干净整洁,5号楼各单元门前已进行了扶手及坡道改造,此时一位腿脚不便的老人正好回家,只见她扶着扶手,从坡道处进入单元门。看到记者采访,这位老人竖起大拇指说:“我们这栋楼得上两级台阶才能进入单元门,社区替我们老人想得周到,像我这样的老人行动不便,上楼梯比较费劲,进行坡道改造后,我自己从坡道就可以进出楼道,特别方便。”

记者注意到,走进小区各个楼道,左右扶手让上下楼不便的老人双手有了支撑。义和巷社区党委书记、主任王杰义告诉记者,为了老人宜居,社区从细微处入手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2022年,祥和四区实施了“整合并院”工程。在安家巷的南北出入口分别新建出入大门,并配备行人出入门禁系统、车辆出入道闸系统,成功实现人车分流。同时拆除围栏和围墙,将祥和四区4个院落整合为1个院落,新添绿化带,安装休闲座椅、健身器材等,使得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呈现出宜居、美丽、和谐、幸福的社区环境。

“以社区+志愿者队伍+物业公司+热心居民模式长效开展清理辖区公共卫生、消除楼栋安全隐患、整改辖区飞线等问题,营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网格员定期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用水、用电和用气等设施安全检查,建立民情台帐,同时统计居民信息、了解收集民意、解决实际问题。”王杰义说,社区因地制宜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功能,结合老旧改等工程,完善社区道路设施、休憩设施,安装楼梯扶手、单元门坡道等适老化改造。在辖区内打造各类文娱体育锻炼场所,为老年人和老年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活动提供阵地保障。今年,奥威花园小区正在装修老年活动室,计划设置乒乓球室、书法室等动静分离角落,实现老年人活动有空间、学习有场所,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精准居家养老服务。

优化服务方式 让老年人安康

“依托辖区内卫生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家庭医疗服务,建立老年健康档案,卫生服务站建档率为90%,有3位工作人员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说起老年人的医疗问题,王杰义表示,目前,义和巷社区60岁以上居民每年可进行1次免费体检服务;社区第三方社会组织中从事专业护理的志愿者开展帮助老年群体预约挂号、就医排队、代取报告等就诊服务。

义和巷社区联合三顺店社区社康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同时针对空巢、独居、高龄及生活不能自理等各类老年人“养老难”问题,积极探索“日间照料+网格+住户”的养老服务模式,将社区党员干部、社会志愿者等力量吸纳到为老服务队中,为辖区老年人提供综合服务,着力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针对互联网发展下的“数字鸿沟”,义和巷社区在老年人活动的主要场所保留传统服务方式的基础上,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在寒暑假开展老年人智能产品应用培训,提升老年人智能产品的使用能力。

重视老人价值 让他们老有所为

“我们社区以实现‘老有所为’为目标,鼓励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的各项事务,引导老年人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发挥正能量,助力老年人实现社会价值。”王杰义点到了两位热心居民的名字——马晓利和马英。“马晓利是位退休教师,他居住在祥和四区,小区的业委会包括楼栋长都是马老师投入很大精力筹建、推选出来的。还有后续能引进物业公司,马老师功不可没。他一边照顾年过九旬的母亲,一边还要参与社区事务,特别不容易。马英是奥威花园小区居民,谁家老人生病了且行动不便,他帮着把人抬下楼,就诊回来再帮着抬上楼。谁家生活遇到困难了,他都会力所能及地资助些生熟食品。”王杰义说。

在采访中,记者与王杰义分别拜访了两位小区热心人,他们谦虚地说:“社区是个大家,每个人都奉献一点光和热,社区居民整体的幸福感就会大大提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义和巷社区创建“网格+暖心小分队+志愿队伍”模式,以8支志愿服务队为主要力量,联合暖心小分队,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开展理论宣传、卫生环保、扶危帮困、法律服务、医疗健身、文化娱乐、助学支教、科学普及等主题活动。同时,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义诊体检、送药理发、入户清扫、心理疏导、慰问等精准化帮扶。

义和巷社区还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在小区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包饺子、做烧卖、绣香包、猜灯谜……居民群众有说有笑,从陌生人到老熟人再到一家人,成功营造出“大家庭”氛围。同时,构建了由网格员、楼栋长、单元长、小区的党员组成的邻里互助小团体,营造“一家有事万家帮”的良好氛围,“小家庭”与“大家庭”互帮互助。

如何精准服务老年人,在满足生活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构建更合理、更贴心的老龄友好型社区,是义和巷社区更加精细化服务居民的课题。在做好基本为老服务的同时,义和巷社区又与第三方社会组织协商引入使用“一键呼”手环,用科技助老,让智慧养老迈出新的一步。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