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梁
那日看书,宋代的叶梦得在《避暑录话》的序中说:“每旦起,从一仆夫负榻,择泉石深旷、竹松幽茂处,偃仰终日。”意思是说,每天早晨起来,让仆人背着卧榻,找一个泉水深流、竹松茂密的地方,终日惬意地俯仰其间,好不悠然自在!此种避暑方式真让人羡慕,虽然作者并非完全闲着,而是找个环境优美的地方著书立说,但这样的做法太值得效仿了。很多时候,古人的一些做法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因为他们比我们更懂得摒弃尘俗,关照自己的心灵;他们比我们更懂得生活的智慧,总能创设绝佳的心灵栖息地。
对我来说,终日于炎炎夏日里奔走,整个人好像处在“热胀”状态,身体困乏之极,头脑昏昏沉沉,总感觉汗水一波波冒出来,像缺水的植物一般打蔫儿,无法振奋起来。如果能偷得浮生半日凉,在烦扰中抽身而出,找个清凉美好的地方小憩一下,那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这个想法立即得到两位好友的响应。周末清晨,我们收拾了吊床、垫子、茶具、食物等,把这些东西一股脑放在汽车后备厢,兴冲冲奔向附近的山林中。社会进步,这些东西不必再用人背着了,而且开车去,一会儿便可抵达。按理说我们比古人更有条件享受生活,但我们因长期地在俗世中奔忙,心变得麻木了,也缺乏灵动的奇思妙想。这次出游,目的就是觅得一处清凉之地,偷得浮生半日凉,享受夏日里难得的清凉,让心灵得到休憩和复原。
半个小时的车程,就把冗繁的生活远远抛在身后,前方便是宁静惬意的清凉之地。原来,好的风景并不难寻,只需你迈开脚步就可抵达。下车后,抬头看到世外桃源般的美景:蓝天上几朵闲云,淡淡游走;河水浅浅的,不曾过膝,水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的石头;绿树高低错落,掩映生姿。这样的画面,仿佛是班得瑞名曲《寂静山林》营造的境界。
朋友说:“这里的温度得比城里低两度吧?”这两度之差,就是城市与山林的距离,就是生活与远方的距离,也是凡尘与心灵的距离。沁凉的风阵阵吹来,清爽怡人。
我们席地而坐,把所有繁杂思绪抛在脑后,只说说这里水有多清凉,草有多绿,树有多高。抬头远望,山平缓地延伸而去,境界开阔起来。这里没有喧嚣浮躁之气,只有如诗如画的风景。
夏日里与水亲密接触,实在是最幸福的事。清浅的河水如同优美的诗句,弯弯地流向远方,仿佛都有了平平仄仄的韵律。耳边是淙淙的水声,屏息静听,堪比最美的音乐。水底的细石历历可数,有同伴从水中捞起细石,欣赏石头上的纹路。这些细石,一定记录了年年岁岁的故事。关于这条河的故事,定然是温情美好的。水面偶尔翻起很小的浪花,跳了一下,很快就消失了。水的诱惑无法抵挡,我们索性脱掉鞋子,在河里趟水。凉意顿时弥漫周身,那种凉特别舒服,凉得恰到好处,既可消解夏日炎热,又可慰藉疲惫的心灵。大家都兴奋起来,享受着久违的清凉和轻松。
朋友拿出煮茶的器具,把茶煮上了。很快,茶香就在清凉的风中飘荡起来。玩累了,坐地喝茶。朋友躺在吊床上晃晃悠悠,悠然自得。他大声说:“以天为盖,以地为席,清凉的风吹着,太美了,真想在这里睡上一觉!”我想起白居易的诗,不觉背诵起来:“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眼明见青山,耳醒闻碧流。脱袜闲濯足,解巾快搔头。”朋友大笑说:“这不就是在说我们嘛!”能与古人享受同样的乐趣,也是一种幸福。
另一位朋友说:“如果在这里建个小屋,像梭罗一样,长期过隐居山林的生活,这样不是很好吗?”我笑笑,这种想法只是奢望,我们无法从喧嚣中完全脱身。正如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中的一位演员所说,阿勒泰很美,但我们无法长期在那里生活,毕竟我们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圈子。的确如此,美好之地只是心中的仙境,在那里短暂停歇一下即可。偷得浮生半日凉,对我们来说就足够了。
回家的时候,我感觉一颗被清凉洗过的心,清醒、通透、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