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培萱
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名称中“白塔”得名于附近的古迹万部华严经塔(俗称“白塔”)。白塔国际机场距离市中心14.3公里,始建于1958年10月1日,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航空口岸机场,1992年正式对外开放,1993年被国际民航组织正式确认和公布为国内14个国际定期航班机场之一,2004年更名为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是内蒙古自治区区域性枢纽机场、国内重要的干线机场、航空口岸机场和首都机场的主备降场。
白塔国际机场有飞往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大连、沈阳、石家庄、长沙、西安、太原、郑州、济南、海口、三亚等国内各大城市的航班,有飞往乌兰巴托的国际航班,也有飞往自治区内的锡林浩特、赤峰、海拉尔等地的定期航班。
白塔国际机场现有业务量已经远远超过当初设计的年旅客300万人吞吐量,机坪和航站楼超负荷使用,运输生产旺季或遇有首都机场大面积备降,受机坪机位资源限制,航班空中盘旋等待现象成为常态,因此建新机场刻不容缓。
为此,2019年,国家发改委批复呼和浩特建设新机场的报告。新机场位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巧什营镇大新营村附近,定位为4F级国际干线机场,是国内重要的干线机场和区域枢纽机场、首都机场的主备降机场、一类航空口岸机场,是连接中国与蒙古国、俄罗斯、亚太区域和欧洲的重要航空纽带,是中国向北开放的桥头堡。
新机场距离呼和浩特市区不到30公里,是全国民航“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2024年4月,新机场被中国民用航空局正式批复命名为“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
从高空俯瞰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航站楼,像张开的翅膀,所以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也被人们叫做“青城之翼”。
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2016年7月30日获得国务院批准立项,2019年1月2日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可研报告。于2020年7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2024年底完成建设任务,2025年转入试飞、校飞、联合试运转等调试阶段,2025年底实现通航运营。
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项目总投资231.1亿元。航站区建设26万平方米的航站楼、5万平方米的交通换乘中心;飞行区主要建设两条可独立运行的远距跑道,南跑道长3800米、北跑道长3400米,跑道宽度均为45米,南北跑道间建设东、西垂直滑行道,设130个机位的停机坪。工作区主要建设货运、航空食品、机务维修以及各类生产生活设施。
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的建成和即将使用,使美丽的草原明珠——呼和浩特向国内外大都市的跨进又迈出了一大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