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5版:咱爸咱妈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互助幸福院托起最美夕阳红

互助是方式 幸福是目的

窑沟乡工作人员入户了解老人的生活状况

志愿者定期帮助居住在互助幸福院的老人理发、洗澡

老人们围坐一起就餐

随着农村老年人留守、独居、空巢比例的不断上升,以家庭为单位的代际养老模式逐渐解体,取而代之的是互助型养老。近年来,清水河县窑沟村的互助幸福院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在老人们看来,毕竟远亲不如近邻,生活在互助幸福院里,离家不离村,不但自己住得开心,也能让儿女们放心。

□文/图 本报记者 安娜

离家不离村 互助幸福院得到认可

为村里的互助幸福院亮化墙面、增添保障器材,这是最近清水河县窑沟乡窑沟村办的一件暖心事儿。互助幸福院里的老人们三三两两地坐在院子里唠嗑、下棋、晒太阳,快到饭点时,张大爷从屋前的菜地里摘点儿青椒、黄瓜,李大娘拿点儿鸡蛋,大师傅起火做饭……这就是窑沟村互助幸福院的日常生活。

69岁的李果犁大娘从2017年窑沟村互助幸福院开院时就入住了进来,至今已有6个年头了。每当有人询问起在互助幸福院里住得咋样,李大娘就会变成热情的“讲解员”,将互助幸福院里的一草一木、一屋一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乡政府对咱们互助幸福院可重视了,给咱们扩建了一排新房,刷墙面、换家具,轮椅、助听器都给配齐啦。怕咱们平时待着闷,还给盖了活动室,理发、洗澡、检查身体都不用出远门,有村卫生室的医生上门服务。”

然而,6年前,李大娘刚听说村里建成了互助幸福院,自己可以入住时却不赞同,老人的想法是:“金窝银窝不如我的小破窝。”直到有一天夜里,突发疾病的李大娘连拿起手机给远在外地工作的儿女们打电话的力气都没有时,这才有了住进互助幸福院的想法。

“在互助幸福院的日子确实幸福!吃得好、住得好,更重要的是这么多平日里熟悉的同村老人住在一起互相照料,儿女们也能安心工作了。从哪一点来讲,都要比自己以往一个人吃住、闲得坐在墙根下晒太阳的日子强多了!”入住第一天,李大娘就彻底改变了原本对互助幸福院的看法。

远亲不如近邻 互助幸福院很受欢迎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窑沟村互助幸福院总占地面积600平方米,一期共建成18户,每户面积32平方米以上,配有厨房和独立卫生间,冬季24小时集中供暖,还配有电热炕,设施齐全,温暖又方便。互助幸福院里的幸福生活被大家口口相传,越来越多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向村里提出入住申请。为了满足更多老人的申请需求,不久前,窑沟村继续改扩建了二期共12户房屋,活动室、医疗室、洗澡间一应俱全。

“大家都是同龄人,有共同语言,平时一起看个电影、下会儿象棋。每天早上,我还要到广场上活动活动老胳膊老腿儿。”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让住在这里的七旬老人张柱归属感满满。

互助幸福院定期进行秧歌表演,在文化活动室可以下象棋、打扑克、排练节目、演奏乐器……互助幸福院的养老模式,让老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社交圈没有发生太多变化。虽说离开了家,却并不离村,更能符合老人们的养老心理、养老需求。

目前,窑沟村互助幸福院入住16户共21位老人。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老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互相照料,一起生活,大家感受到的是亲人般的关怀和温暖。“老张眼神好,又心灵手巧,所以她几乎承包了互助幸福院的所有针线活儿,衣服破了、扣子掉了,老张总能帮助修补一新。还有我们互助幸福院里最年轻的几位老人,闲暇时就在院子里种些瓜果蔬菜,时不时自己下厨给我们换换口味。最要表扬的就是勤快的王淑芬,洗衣服、打扫卫生,从来不说苦、不喊累……”面对记者的采访,互助幸福院的老人们互相称赞道。

在这里,老人们更像是一家人,各尽所能,为他们共同的幸福生活努力着,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互助养老 让农村老人乐享晚年

近年来,清水河县窑沟乡积极应对农村老龄化日益严重的形势,坚持把解决独居老人养老问题作为一件大事,本着让真正有需要的老年人获得更加幸福、高质量晚年生活的原则,对可持续性的养老、助老进行了积极探索,细化审批流程,综合考虑老人居住条件、社会关系、自理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把符合入住互助幸福院的独居老人应入尽入,集中居住、互助养老、开放管理。住宿是免费的,水电费按照农村民水民电的价格收取。政府对五保户、低保户还会进行一定补贴。

这几年,互助幸福院里还陆续新建了为老服务食堂、理发室和活动室等,基本满足了住户的生活所需。今年,还计划新建一所公共浴室,并把原有的设施再进行完善。

“将留守老人集中到互助幸福院居住,其子女可安心在外务工、经商,促进城镇扩容和产业发展,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下一步,窑沟村互助幸福院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服务半径从全村辐射至周边村,积极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和助餐、探访等居家上门服务。同时,也将继续努力提高为老服务水平,关注老年人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着力解决老年人的‘身边小事’,为他们提供更加温馨、体贴的服务。让‘夕阳’变得更加绚烂,散发出温馨与和煦的光芒。”窑沟乡党委书记乔建斌说。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