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遣长夏,乐而忘暑热”。在这炎热的气候中,书香绝对是一剂绝佳的消暑良方。
夏日清晨,来到公园一处僻静处,坐在长椅上看碧绿的荷叶层层叠叠,延伸到远方,仿佛与天相接。映照着阳光的荷花,更是娇艳欲滴,与众不同。欣赏着美景,翻看着宋词,轻轻吟诵着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被杨万里与林子方深厚的友情所感动,一股清凉之气从心底涌起,还有淡淡的荷香萦绕。看书累了,静静地看着湖面,体会着苏东坡“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旷达自在,陆游与唐婉“山盟虽在,锦书难托”的凄美绝唱,柳永“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寂寞孤独。远处树木与亭台楼阁、石桥相映成景。沉浸于这无边光色之中,静心聆听文字间的声音,感受知识与智慧的润泽,读书赏景两相宜。
夏日的午后,坐在浓密的树荫下享受一片清凉。满架的蔬菜,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庭院,沁人心脾。我自幼喜爱读书,更喜在午后烹壶好茶,伴着袅袅茶香,沉浸在浩瀚书海。书中的文字,如流水,如光影,一会儿便让我沉醉其中。跟着书本去旅游:时而畅游在大川河流,倾听书页卷起的涛声;时而徜徉在异域他乡,品析着字里行间多彩的风土人情。读书让我感受了自然的真谛,明白了生活的无常。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更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夏日的夜晚,应该读点闲情逸致的文字。明代的陈继儒在《小窗幽记》里就有这样一段夏日读书的描写:“盛暑持蒲,榻铺竹下,卧读《骚》《经》,树影筛风,浓阴蔽日,丛竹蝉声,远远相续,蘧然入梦。”试想,万籁俱寂,一书在手,则更是铅华洗尽,身心俱爽,喜不自胜!可以用心感受一份至纯至美的诗歌的情致;可以无拘无束地漫步于散文的沙滩,静享花间细语;可以遨游于小说的万顷碧涛,搏风击浪,还可以追忆似水年华。记得儿时的我也曾像汪曾祺先生笔下的人物那样,躺在竹床上,仰望星空。母亲轻轻地给我摇着扇子,不仅带来了丝丝凉意,更摇出了一片温馨与惬意。我时常听着虫鸣蛙声,枕着书香入眠。在这“长沟流月去无声”的夏夜里,短暂而美好的回忆让那段慢时光变得格外珍贵。这一份宁静与淡泊,优雅与闲情,非读书不能领悟。
夏日,这个充满阳光、蝉鸣、绿荫和书香的季节,总是让人心生向往。在这喧嚣浮华的世界里,读书让我们的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让我们的思想得到升华。有书为伴,书香足以浸透暑热难耐的躯体,抚慰烦躁不安的心灵。在清浅的文字里,享受心静自然凉的美好。
夏日读书心自凉,有书相伴,一夏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