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亚军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一种疾病,今天,特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专家为大家科普消化性溃疡。
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药学处副主任中药师张晓娟介绍,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黏膜被胃酸、胃蛋白酶消化造成的溃疡,溃疡处黏膜缺损超过黏膜肌层,但不同于糜烂,消化性溃疡中的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疼痛严重程度、性质不一,可呈隐痛、钝痛、胀痛、烧灼样痛或饥饿样痛,有时也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也有少数患者无症状,或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为首发表现。典型的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常在两餐之间或餐前发生,进食或服用抗酸药物后可缓解,可发生夜间疼痛。胃溃疡疼痛多在餐后1小时内出现,1至2 小时后逐渐缓解,胃溃疡除上腹疼痛外,还可有反酸、嗳气、烧心、上腹饱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
张晓娟表示,胃镜及活检组织是诊断和鉴别诊断消化性溃疡最主要的方法。胃镜检查可以观察到溃疡的部位、形态、大小、深度以及溃疡周围黏膜的情况。对于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准确性高于钡剂造影。
张晓娟表示,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两大类。第一类是以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艾司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和艾普拉唑等为主的药物,这类药物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更强,且作用持久,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首选药物,常规剂量为一天两次,饭前口服。第二类药物是法莫替丁、雷尼替丁、西咪替丁、罗沙替丁等为主的药物,常规剂量为一天两次,饭前、饭后口服均可。另外,目前市场上的伏诺拉生、替戈拉生、凯普拉生等是新型的抑酸药物,具有起效更快、抑酸更持久、服用不受进餐影响等特点,因为是新药,目前此类药物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比较少。
“除了以上介绍的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外,还有胃黏膜保护药物,胃黏膜保护药物也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铝碳酸镁、磷酸铝、硫糖铝、氢氧化铝凝胶等为主的药物,称为弱碱性抗酸剂。另外一类是以枸橼酸铋钾、复方铝酸铋颗粒、胶体果胶铋为主的药物,称为铋剂。”张晓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