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妍)金秋九月正是丰收的季节,各处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景象。9月10日,武川县德胜沟乡西土城村宁伟家的土豆地里马达轰鸣,近百名捡土豆工人跟在机械车辆后面弯腰分拣刚刚出土的土豆。而这些分拣土豆的工人大部分来自四川、甘肃、宁夏等省份。
近几年,每到9月份就会有万余名外省务工人员齐聚武川县起土豆,已经形成一股特殊务工潮。这一颗颗“金豆豆”不仅为当地农民和种植户创收,也为务工人员家庭增添了收入。
9月10日15时许,来自四川省金阳县小银木乡书祖村的贾巴尔地已满头大汗,他抬起头直了直腰,喝了口水后继续低头忙碌着。在他身后是他分拣的近一百袋土豆。他向记者介绍,老家有很多人都在9月份来呼和浩特市武川县起土豆,今年他也在老乡的带领下第一次来武川县,头一天上岗他对自己的成绩还算满意。
而同样来自四川省的丰提日已经是第三年来武川县起土豆了。“一天能挣三四百块钱,虽然很累但是感觉特别开心。”丰提日说。
记者了解到,务工人员分拣装满的一尼龙袋土豆,因为大小、质量、品相区分,可得1.5元到2元不等报酬,有的务工人员干活比较麻利,一天可装三四百袋,且是日结账,收入相当可观。“大多数工人一天能挣三四百元,最好的能挣到六百元。”现场招工头王师傅说。
在田间,武川县宣传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多年来每年的9月份,多省区的万余名职业化起土豆大军,就会齐聚武川县街头等待雇主。在武川县德胜沟乡、上秃亥乡、耗赖山乡、可镇、西乌兰不浪镇是主要几个种植土豆集中地,起土豆周期约40天。
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农耕文明悠久、农业文化深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资源优势。而土豆就是武川县较为突出的农产品,每年的产量较为可观,以武川县德胜沟乡西土城村种植大户宁伟一家为例,今年他家种植了250亩土豆,每亩可产8000斤左右土豆。
武川县农牧局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张宇介绍,武川县位于北纬41度,是世界公认的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黄金地带,非常适合种植马铃薯。其次,武川马铃薯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高,淀粉含量平均在12.89%左右,远远高于市场同类产品,且含铁量显著高于全国马铃薯水平。武川土豆品种丰富,品相好口感好,每年都能远销全国各地。近年来,武川土豆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多项“国字头”荣誉,供应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武川县也被确定为国家级绿色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
张宇还介绍,武川县马铃薯销路相对较为畅通,有订单农业,有商贩直接来地里收购,有一部分通过固定渠道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的批发市场,有一部分用于储藏冬季销售,还有一部分作为加工产品进行深加工,成为土豆口服液、土豆面膜、土豆饮料和淀粉、粉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