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5版:北疆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非遗文化青城绽芳华

脑阁表演 刘艳霞 摄

花馍

泥塑作品

花馍

拥有2400余年建城史的呼和浩特,是一个文化资源丰富之地,这其中,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不可多得的文化宝藏。

□文/图 本报记者 王璐

非遗文化扎根基层 保护传承后继有人

今年72岁的土默特左旗农民胡连刚皮肤黝黑,劳作之余,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脑阁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脑阁是内蒙古自治区广泛流传的民间社火艺术,是融合音乐、舞蹈、戏剧、杂技、美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形式。表演时,需要表演者(称作色脚)将一个30多斤重的铁架子架在肩膀上,架子上还要站两个小孩(称作色芯),表演者要把这将近100斤的重量都扛在肩上进行演出,因此也被称为肩膀上的舞蹈。

据记载,脑阁在清朝中期从晋北地区传入内蒙古中西部并扎根于此,胡连刚所在的土左旗毕克齐镇腊铺村就是脑阁最红火热闹的地方。胡连刚从六七岁起就开始在父亲的肩上进行脑阁表演,成年后又担当起了色脚的角色,扛着自家儿孙上街表演,几十年间从未间断。他的脑阁技法来源于父亲和爷爷,他又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儿子。“我们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不能断传承,我们一定得把传承工作做好。”这是胡连刚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激励着儿子胡新龙一直坚守在脑阁传承的道路上。每逢传统佳节,胡连刚“脑”着孙女胡雅熙走在毕克齐的大街小巷。祖孙四代代代相传,不仅在腊脯村的脑阁队是独树一帜,也夯实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根基。

为了保护好这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使其更好地传承下去,土默特左旗还修建了毕克齐镇腊铺村史馆和脑阁非遗传习所。同时,重点打造了毕克齐镇腊铺村脑阁协会和兵州亥村剪纸合作工坊,按照“党支部+合作社+非遗文化”的运营模式,由剪纸项目传承人李还秀成立“红秀剪纸艺术合作社”,积极拓展非遗产品设计和推广渠道,出品剪纸文化衫、钥匙扣、主题摆台等文创产品,使毕克齐镇的非遗项目从农民副业逐步发展为全旗重点文化产业……

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对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脑阁红火热闹的发展也是呼和浩特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的一个缩影。土默特左旗非遗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现有脑阁、慢板高跷、二人台牌子曲、九曲、秧歌曲调、吹打乐、泥塑、剪纸、面塑、根雕等各级各类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项,呼和浩特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项,土默特左旗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项。

非遗项目多种多样 “老手艺”焕发新活力

在日前举办的第八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全部参展,并且打造了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观展的市民能够看到内蒙古自治区的60多项非遗代表性项目,欣赏了一场非遗盛宴。其中,呼和浩特展厅以“一城看北疆”为展览主题,分为数字科技、非遗传承、文创展示、露营体验4个区块,共有15家企业、300余种产品参展,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了呼和浩特文旅产业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融合发展盛况。市民张瑞龙说: “我带着孩子现场观看了和林格尔剪纸传承人的表演,特别受震撼,从来没想过一把剪刀和一张纸能剪出那么多好看的图案,我们的传统文化真牛!”

今年,呼和浩特市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又有70个项目入选,其中包括青城掐丝珐琅、葫芦雕刻技艺、青城火锅宴制作技艺、黄柿子养生汤制作技艺等,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多个类别。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国家级7项、自治区级74项、市级275项、旗县级259项。非遗文化已然成为呼和浩特靓丽的文化名片之一,绽放出更美的芳华。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