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政务服务中心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化,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为企业、老、幼、病、残、孕、急特办等特殊人群开通“绿色通道”服务,营造主动、用心、高效、温馨的政务服务环境,将帮办代办工作不断延伸,让自觉服务、精准服务、高效服务成为工作常态,让基层帮办代办工作水平有了新变化,推动政务增值服务迭代升级,把贴心服务送到市民身边。
□本报记者 李娟
为民服务跑出“加速度”
“高考预报名多么重要的事,偏偏这时候身份证丢了,可把一家人急坏了。我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了呼和浩特市政务服务大厅公安窗口,没想到10分钟就办理完成,两天后身份证就送到了我们手中,这样的服务太贴心、太及时了。”10月16日,市民李先生再次来到了呼和浩特市政务服务大厅向工作人员表达谢意。
原来,李先生的弟弟小宇(化名)目前在山西大同上高三,户籍地在乌兰察布市。高考预报名在即,小宇在当地补办的身份证等了近一个月,迟迟没有拿到。小宇和家人焦急万分,无奈之下,家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到呼和浩特市政务服务大厅公安窗口咨询,一般身份证正常办理15个工作日可以拿到,加急办理是7个工作日。了解到小宇的特殊情况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向公安窗口负责人汇报,负责人第一时间向自治区公安厅请示。得到准确答复后,工作人员随即联系李先生告知可以办理。
李先生带着小宇来到大厅,公安窗口的帮办人员其布热、莎日娜陪着小宇从叫号、照相、登记、办理全程陪同,只用了10分钟,身份证受理完成,随后工作人员电话联系小宇户籍所在地,向相关部门说明情况,当即通过审核。两天后,身份证已经送到小宇手上,高考预报名顺利进行。
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呼和浩特市政务服务大厅的服务窗口主动出击,通力配合,积极联动,为群众跑赢了身份证“接力赛”,更跑出了为民服务的“加速度”。
政务服务“心”升级
暖心服务“有温度”
进入供暖季后,市民们陆续开始缴纳取暖费。在呼和浩特市政务服务中心三楼“水电气暖”一站式缴费窗口迎来了3位办理供暖缴费的老人。呼和浩特市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的驻厅工作人员郝利英受理老人供暖缴费申请后,认真核查相关申办材料,耐心、细致为老人提供查询、讲解、办理、兑换现金服务。出票后担心老人忘记缴费编号,郝利英又贴心地将燃气编号登记在小本上。
老人随后又在窗口缴纳了电费,咨询了水费,以及供暖费缴纳的情况,帮办人员全程提供“保姆式”引导服务,不到15分钟,老人的“水电气暖缴费”诉求得到全部解决。
暖心的服务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便利,也打造出了既有速度又有温度的服务。“我们在政务大厅专门设置帮办代办窗口,面对需要帮办的老年人,帮办人员主动上前,热心服务,对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全程陪办。面对老年人的各种诉求,帮办人员从来不推不拒,总是想尽办法帮老年人解决问题。” 呼和浩特市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介绍。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政务服务中心以“微笑在窗口 满意在大厅”党建服务品牌为引领,以“高效办成一件事儿”为抓手,通过“一窗服务”构建集约办事阵地,“帮办代办”打造贴心服务专员,通过完善为老服务设施,配备老花镜、医药箱、雨伞雨衣、饮水机、轮椅等服务用品,设置为老服务阅读架,摆放杂志、报纸、书籍,供老年人在办事等待时阅读,这些贴心服务也受到了市民的欢迎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