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7版:健康养生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乱拔手上倒刺 小心感染找上门

入冬后天气变得干燥,很多人手指靠近甲根的皮肤上出现裂开,形成翘起的三角形倒刺。对于这样的倒刺,每个人的处理方法不同,有人习惯顺手拔掉,有人喜欢用牙齿咬掉,也有人用指甲刀剪掉……但是你知道吗?如果处理不当,小小倒刺可能会造成感染,严重的还会造成指甲脱落。

□文/图 本报记者 马妍

倒刺处理不当被感染

12月1日一大清早,市民赵女士来到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原来前一天中午,她发现左手小拇指长了一个倒刺,刮到衣服或碰到其他东西时就会感觉特别疼,于是她随手就把倒刺拔掉了。虽然当时感觉很疼,但是赵女士并没有理会,又在没有戴手套的情况下洗了碗筷和两双鞋。等到晚上睡觉时,她看到左手小拇指肿了起来,并且疼痛难忍。“包上创可贴后,我就睡了,但是半夜1点多居然疼醒了。”赵女士说。

急诊医生诊断赵女士是因为拔倒刺引起了感染,并为她进行了消毒包扎处理。离开医院时,医生叮嘱她近期不要沾水、不要食用辛辣的食物。

据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牛君义介绍,倒刺在医学上称为“逆剥”,是指从甲皱襞的近端或侧缘开裂而翘起的小片三角形表皮,伴有疼痛。长倒刺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皮肤干燥出现裂隙或习惯性咬指甲引起。其中咬指甲是很常见的一个原因,因此青少年更容易长倒刺。成人会长倒刺,如果久久不能愈合,那就可能与缺乏维生素或微量元素导致的皮肤长期干燥有关。

“倒刺只是皮肤浅表层的损伤,本不足为患,但常有人拔撕倒刺,由于甲上皮的结构是向下和向后连接,撕扯时会造成倒刺的进一步撕裂,造成皮肤深层进一步损伤,并引起出血及感染,这在医学上也被称为甲沟炎。”牛君义说,甲沟炎是手部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当甲板和甲皱襞之间的屏障遭到破坏时,细菌就会趁虚而入,轻微的可造成手指头红肿、疼痛,严重时可能会造成化脓,甚至造成指甲脱落。

预防甲沟炎要注意生活细节

牛君义表示,患上甲沟炎不及时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甲下脓肿和脓性指尖炎,前者要拔甲,后者要切开指尖引流排脓才能得到治愈。

那么,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易造成甲沟炎的发生呢?据牛君义介绍,除了错误粗暴地拔倒刺,还有一种就是啃手指。反复啃咬手指甲,会让甲沟附近很容易出现伤口。此外,指甲剪得太短会使指甲往肉里长造成嵌甲,此时使用指甲刀不当会直接剪伤皮肤,也容易引起甲沟炎。

指甲出现感染后该如何治疗呢?牛君义说,尽管大部分的甲沟炎为混合感染,但是最常见的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症状较轻且无明显脓肿形成的情况,可以用温水浸泡或用氯己定进行冲洗,必要时加用抗生素治疗。而针对感染严重有脓肿形成的甲沟炎、保守治疗失败或炎症广泛累及甲上皮的情况,可以采取手术治疗,彻底消炎杀菌。

牛君义建议,剪指甲时,要将指甲前端留出1至2毫米。出现倒刺时尽量不要用手去拔,使用指甲刀沿着根部剪掉即可。如果不慎损伤指甲周围的皮肤,要及时消毒、包扎。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