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3版:呼和浩特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粉色小猫、绿色章鱼、精美花束装扮

为大树穿“毛衣”背后有段暖心故事

□图/文 本报记者 王劭凯

12月11日,记者在凯德广场周边看到,位于广场北面的部分树木穿上了色彩鲜艳、造型独特的“毛衣”,有粉色小猫骑在树上的造型,有绿色的章鱼哥造型,还有精美花束造型。不少市民、游客纷纷驻足观赏,并与这些穿着“毛衣”的树木合影留念。记者了解到,在为大树穿“毛衣”的背后,是一段暖心故事。

给大树穿“毛衣”活动是由自媒体呼市观察联合凯德广场策划发起的城市“笑绒计划”。据呼和浩特观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韩阳介绍:“此次活动是一项自发组织的公益活动,由一些爱心人士和‘nia麦麦’生产团队的部分残障人士以及11名来自呼和浩特市职业技术学院美术系的学生共同参与设计、制作,一共制作了24件,耗时一个星期。参与的残障人士大多曾接受过社会各界的关怀和帮助,他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回馈社会,感谢爱心人士对他们的帮助。主办方希望通过这次城市‘笑绒计划’,能够让每一位忙碌的行人放慢脚步,用快乐的心情去欣赏身边的美好事物。”

“前段时间,我看到很多爱心人士为了帮助‘nia麦麦’生产团队购买汽车玻璃水的新闻后深受感动。今天,当得知这些穿在树身上的“毛衣”是出自一些残障人士之手时,我更加感动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丽,回报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她为生活在这样一座充满爱的城市而自豪。

“我们参与此次活动,主要是为了回馈社会。”新城区爱立方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残障人士付俊英告诉记者,中心有部分孩子缺乏工作能力,没有收入来源。因此,中心贷款购买了汽车玻璃水生产设备,生产了4万瓶玻璃水。然而,这些玻璃水滞销长达5个月。后来,众多爱心人士得知了此事后,4万瓶玻璃水不到一周便全部售罄。因此,当得知城市“笑绒计划”活动后,她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