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6版:文件·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游东乌素图村 在杏林花海中寻一隅安逸

●本报记者 武子暄 通讯员 敬佳琪 乔磊 文/图

清溪流水、花海相衬,水池边孩童在嬉戏,树荫下好友在畅聊……近日,记者在幸福泉景点看到,前来取水、游玩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着实是一个消夏纳凉的好地方。而这只是东乌素图村美景一隅。

炎炎夏日,走进回民区攸攸板镇东乌素图村来一场“村”游,在杏林花海中找寻一处属于自己的安逸,定会让你流连忘返。因三面环山,土壤、气候、水质的原因,东乌素图村内非常适合杏树生长,历代村民以杏为生,是一座被誉为“红杏遗村”的古村落,有400多年的历史,“杏坞番红”景观也是呼和浩特市历史悠久的八大景之一。今年,东乌素图村党委以整村提升改造工程为基础,全力推进幸福泉、古树广场、人才会客厅、村展馆和文化广场等项目建设,打响“杏福树下”乡村旅游品牌,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没想到开车20多分钟就能来到这依山傍水的地方,白天在果园里摘果子,傍晚领孩子打会儿水仗,大人们喝喝茶聊聊天,卸下一天的疲惫,太惬意了。”来幸福泉游玩的市民王女士说。幸福泉位于进村主路西侧, 改造前,这里只有一个泉眼,周围是土地和土坡,环境较为简陋。今年,东乌素图村党委对幸福泉周边进行提升改造,实施了淤泥地基处理、场地截水排水、水池平台建设、灯光亮化等系列工程,工程总面积约4430平方米。改造后的幸福泉成了游客来东乌素图村,除赏花、采摘之外又一个新的打卡点。

沿着主路往北走,来到三道营子的古树广场。广场内有棵大榆树,树龄据估测为600余年,村民们称之为古榆王,因其历经岁月沧桑至今仍枝繁叶茂,所以村民把它当成“兴旺安康、福寿延绵”的象征。今年,东乌素图村党委对古树周边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打造了古树广场,总面积10500平方米,进一步突出古树的文化价值,成为村内又一个值得观赏的景点。

村子的最北面就是杏花谷。东乌素图村有不同品种的杏树15.18万株,其中70年以上的杏树有两万余株,百年老树500余株。依托“杏花节”“杏福树下”大杏采摘节,村党委对杏花谷实施了提升改造工程,总占地114亩。为给游客提供更加美好的游玩体验,今年,村党委进一步拓宽景区道路,优化植被草坪,让来到杏花谷的游客可以体验到全新的游园路线,帐篷营地、古风市集等服务业态。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