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8版:丰州滩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别样的诗情画意 (二章)

图片来源:IC photo

■老猛

水上的字

喜欢文学的,大抵会喜欢水,无论是如长江般滔滔不绝,还是偏远山涧的涓涓溪流,在文学爱好者的心底,都会有别样的诗情画意。

冰霜雨雪,无不与水有关,诗词歌赋,写不尽水的百态。水可以浩浩荡荡、荡气回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如此种种,仿佛水可以肆意涤荡你的人生。

水也可以千娇百媚、仪态万千,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水之柔,柔到你骨软筋酥。

水也可以涵盖诸多情感与哲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小小水滴里折射的人世百态道都道不尽。

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醉人。更醉人的是固态的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见字如面,能想见那种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感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禅意深邃画风棱角分明。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副秀才不出门胸怀天下事的做派,颇有些范儿。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绝对精美的短视频,要是配上一首古筝古琴奏的古曲,美不死你才怪。

水在字里,字在水上,水上的字,就像一位婷婷婉婉的美女,不动声色中,只嘴角一抹淡淡的,若有若无的微笑,就让人喜爱。

雪在阴山以南,铺满温暖

七村还是老样子,邻居和颜悦色,嘘寒问暖。

积雪很白,不是那种普通的白,是纯得不能再纯的白。

七村在阴山以南,阳光普照的地方。

小小的村庄,我的故乡。

雪的白,在屋后铺了厚厚一层,表面已经冻结。

看样子暂时化不开了,邻居二姑说,整个冬天,这些雪就这个样子了。

我想起小时候,一场雪压着一场雪,紧接着又是一场。

一场一场的雪连起来,雪就像千层糕,一层压着一层,越积越厚。

一直到春暖花开的时候,雪,就是少年的我,唯一的风景。

但却一点都不冷,北方的少年,自然有北方的风骨。

冷这种东西,见多不怪,习以为常,不值一提。

但从未曾想过,雪还能带来暖的感觉,奇怪。

是在异乡经年不去的乡愁,被雪一洗而清了吗?

不管他了,只管尽情享用妈妈炖的大骨头。大块大块的肉,绵甜的土豆,津津有味的卤水豆腐。汤汁虽然没那么鲜美,有点咸,但就好这口。大块的肉当然要大快朵颐,浓浓的汤汁蘸馒头泡米饭,都会嘴角流油。

心里当然暖暖的,眼角,有一丝微微的莫名的抽搐。

晚上,父母在炕上看电视剧,家长里短的那种。地方台播的电视剧,总是最接地气的。

父母边看边发表自己的看法,口头弹幕,上不了屏幕,却在我的耳边回旋。

长途跋涉回到老家,也许就为了这一刻,承欢膝下的美,溢满胸腔。

这一刻,我仿佛明白了,雪白的雪,为何能带来暖的感受。

雪在阴山以南,铺满温暖。

七村,充满生机。我看着老爹老娘充满笑容的脸,也笑出了声,眼角不再抽搐。

在夜的深处静静地面对着屏幕,悄悄打下这些字。

希望把美好分享给大家,要让大家知道,不是所有的雪都是冷的。

比如这阴山以南,一层一层摞起来的,是温暖。

是严寒里悄然无声的一股暖流,无形地潜入人的内心深处。

有一种东西叫作爱,不需要说,不需要喊,只需要默默地做,默默地感受。

(据《内蒙古日报》)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