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村里能就业 月月拿工资

——新城区恼包物流园让村民过上增收致富好生活

本报讯(记者 刘沙沙)随着生态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在大青山脚下,古老和新鲜、传统和现代不断交织融合,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使这些跨越百年的古老村庄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更让居住在这里的村民们迈上了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

在90后村民李国梁眼中,“钱多、事少、离家近”是最完美的工作状态,可他没想到的是,外出打拼多年后,自己的这个“理想”竟然在老家新城区恼包村实现了。

“我一直在外面打零工,收入也不保证。前年回村见到村旁的物流园招工,我就过来了。”李国梁边盯着眼前的物流传送带边说道,“物流园里的工作稳定,给的工资待遇都很好,一年下来我也能拿个六万多,还有各种补贴,挺嬲了。”

李国梁所说的物流园是呼和浩特市燃热物流有限公司恼包物流园,这里汇集了韵达、申通、百世等多家国内大型快递快运公司的区级分拨中心,承接着全市七成左右的快递中转业务。恼包物流园年吞吐分拣快递、快运件约3.51亿件,对繁荣区域经济、提高村民收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恼包物流园里,来往运输货物的卡车络绎不绝。在各家快递中转中心,履带盘旋间,一个个快递“对号入座”,进入前往目的地的分拣区,一个小时之内就可分拣上千件快递,且无一错漏。

“现在我们申通在恼包物流园工作的员工有240人左右,周边村民就占了一多半。”申通快递呼和浩特转运中心运营负责人徐立杭告诉记者,因为福利待遇比照务农或外出打工更有优势,许多附近村民都会选择就近来到恼包物流园工作。

“咱们恼包物流园始建于2012年,2016年被市政府确定为‘呼和浩特快递电商产业园’。园区年均入园大型货车约30万辆,吞吐分拣快递、快运件约3.51亿件,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恼包物流园负责人杜鑫介绍说,“今年,我们将与新城区政府联合打造‘网络货运数字产业园区’,将吸纳更多附近从事货运业的农民工。在解决村民就业的同时,整合物流资源要素,降低运输成本,增加物流企业效益。”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