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8版:文件·健康 上一版   
下一篇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呼和浩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2023年11月1日在呼和浩特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呼和浩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中期评估报告》起草过程、框架结构及主要内容简要汇报如下:

一、起草过程

按照《呼和浩特市“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工作方案》,起草组分专题到委办局、旗县区、企业开展调研座谈14次,组织各市直部门完成了38个专项规划中期评估,作为此次总规评估的重要参考。初稿形成后,组织专家研讨,征求了部分人大委员、代表,旗县区及部门意见,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完善,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提交本次会议审议。

二、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

评估报告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大部分,规划实施总体进展,包括四项内容:

一是主要指标情况,规划提出了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五大类20项指标,其中预期性12项、约束性8项。从评估情况看,12项预期性指标中,5项指标提前完成规划目标,比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2025年目标达到75%,累计提高3个百分点)2022年底达到79.8%,提前完成规划目标;5项指标达到预期进度,比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目标6%左右)2021年、2022年分别增长6.8%、2.6%,2023年全年预计增长8%~9%,三年平均增长5.8%~6.1%左右,达到“十四五”期间平均增速6%左右的计划目标;1项指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较序时进度有一定差距;1项指标(城镇调查失业率)按照国家要求不测算和公布地市级指标。8项约束性指标均达到要求。比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自治区要求“十四五”期间累计下降12%)2021—2022年两年已累计下降11.6%,快于序时进度。

二是重大战略落实情况,围绕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谋划推进首府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围绕落实“两个屏障”的功能定位,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目前正在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围绕落实“两个基地”的产业定位,重点培育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现代化工、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技术“六大产业集群”。围绕落实“一个桥头堡”的开放定位,提出加快建设首府半小时都市圈,主动引领呼包鄂乌一小时城市圈,深度融入京津冀两小时经济圈,全力推动面向俄蒙欧对外开放圈“四大经济圈”。围绕落实“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目标定位,全力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交通物流中心、现代消费中心、休闲度假中心、教育医疗中心“五个区域中心”,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的“五宜”城市。推动完成了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构建起了“一主一副”“一核两翼”的城市空间布局,完善“一横、两纵、四环、三枢纽”城市立体交通布局和“两屏、四带”城市生态空间布局。围绕全力抓好建设“模范自治区”任务落实,坚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倍加珍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崇高荣誉,贯彻落实自治区“六部促进条例”实施方案,抓好《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的学习宣传贯彻。

三是重点任务进展情况,包括七个部分:一是创新驱动战略深入推进,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2022年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积极推进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国家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内蒙古动物疫苗技术创新中心三大创新策源平台高质量建设。二是合理优化产业结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乳制品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两大重点项目陆续投产;建设了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成呼和浩特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打造了以中环、华耀为龙头,欧晶、中晶、欧通等多家企业组成的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产业链;国家电投、远景集团等10余家能源头部企业区域总部落地;久泰10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旭阳中燃300万吨/年焦化及制氢综合利用项目建成投产;获批商贸服务型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蒙牛工业旅游景区获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塞上老街获评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三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更加显著。成功获批国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城市,创建为“无废城市”、“国家绿色出行示范城市”。四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动力持续增强。成功获评2022年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城市。五是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区域发展更加协调。2022年成功获批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六是用心用情惠民生,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深入实施“十万大学生留呼工程”、“马兰花”创业培训计划。七是认真统筹发展和安全,首府平安品质成色更足。2021年荣获中国领军智慧城市,接诉即办获评“十佳治理典范热线”。

四是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情况,年度重点项目数量和投资实现“双千亿”目标(2022年实施重点项目1055个、年度完成投资1157.8亿元,2023年实施重点项目1099个、年度计划投资128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两位数”增长(2021年12.3%、2022年12.6%、2023年上半年43.5%)。我市“十四五”规划19个领域124项重大工程项目开工建设103个,占83%,已完成26个,占21%。自治区“十四五”规划涉及我市27项重大工程项目已完成8个,正在推进19个。

第二大部分,规划实施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风险挑战。一是科技基础相对薄弱;二是城市首位度较低、经济总量较小,产业结构还需优化;三是对外开放深度广度不足;四是城市承载力和带动力需提升;五是公共服务均等化需增强。我们将直面问题,采取务实管用措施加以解决。

第三大部分,推进《纲要》实施面临的环境形势和举措建议。“十四五”后半程,宏观环境和区域发展格局面临深刻变化,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特别是近期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这是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次重大政策机遇、历史机遇,激励首府各族人民群众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下一步,全市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两件大事”,以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实施“强首府”工程,全面提升城市能级,重点从七个方面抓好落实:一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高标准建设和林格尔新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首府科技城、金桥“双创”示范区三大平台,努力建成全区人才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二是全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紧紧围绕“六大产业集群”,以“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引领首府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强化首府金融集聚功能,加快“两枢纽一基地”物流体系建设,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做精农牧业,力争把我市建设为国家奶牛繁育基地、中国牧草交易之都;三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巩固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深入落实国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城市建设任务,全面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绿色工厂、节水型企业、零碳园区、低碳园区建设;四是塑造全面开放新格局,主动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加快引领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深化中蒙俄合作交流,推动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提档进位,加快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五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优化“一主一副”“一核两翼”城市空间布局,持续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六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深入推进健康呼和浩特建设,持续实施京蒙协作“医疗倍增计划”,深入实施国家公共就业服务提升示范项目、“十万大学生留呼工程”,完善“一老一小”人口服务体系,推进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型城市;七是落实好“模范自治区”建设任务,深入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建设,全面完成各级各类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建设。

第四大部分为附件,分别是呼和浩特“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呼和浩特“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开展情况表、承担自治区“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开展情况表。

三、需要说明的事项

按照国家、自治区要求,指标任务要坚持目标初衷,坚持严谨慎重,没有重大情况变化,原则不予调整。我们组织20项主要指标责任部门共同评估分析,主要目标指标总体进展顺利,符合序时进度。一是受普查数据调整,基期数发生变化的指标,增幅符合“十四五”预期进度则符合预定增速要求。如,森林覆盖率(2025年目标达到23.8%,累计增加0.8个百分点)在《“十四五”规划》编制时采用的2020年基数为森林面积594.12万亩、森林覆盖率23%,第三次国土调查将我市2020年森林覆盖面积核减为406.83万亩、森林覆盖率核减为15.78%。因此按照森林覆盖率5年累计增加0.8个百分点的目标,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6.58%即符合预定增速要求。二是对于完成超过预期的部分指标,我们考虑“十四五”后半段面临的形势仍然比较复杂,原则上也不作调整,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