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若谷 文/图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心理品质为目标,在推进阵地建设、壮大师资队伍、打造特色品牌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心理健康辅导模式,用心用情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引进专业力量 守护孩子的“心”世界
“首先你得平复自己的情绪,试着跟孩子像朋友一样平等相处……”在呼和浩特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心理疏导室,心理治疗师赵婉廷耐心地为一位母亲分析与孩子的相处方法,缓解其家庭矛盾。
在这个指导中心,像赵婉廷一样的专业指导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专家共有16人,他们为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情绪疏导、家庭教育以及亲子沟通等方面服务,守护青少年的“心灵晴空”。除了常态化开展咨询,该中心自2021年成立以来,聚焦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开展个案面询、危机干预、团体辅导等服务,多措并举做好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
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9个旗县区已建成10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建有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室)共262个。同时,建强配齐优化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共有专兼职心理辅导老师280名,通过与大学、医院、心理研究机构合作,签约担任校外心理健康辅导专家17名,实现了全市心理服务资源共享。
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是主阵地。呼和浩特市以“一校”为抓手,构建心理健康问题协同治理机制。“家长学校总校”组建1个家庭教育讲师团和20个名师工作室,引领辐射各地各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各中小学通过家长会、家长接待日、学校开放日、线上线下讲座等形式面向全体家长定期开展家庭教育培训活动;同时面向重点学生进行家访,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及家庭情况,一对一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有效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教育理念。
优化特色活动 探寻青少年心理健康“最优解”
每年高考季,首府都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高三学生在紧张备考之余释放身心压力,以轻松、乐观、自信的心态迎接高考。今年高考前夕,团市委联合呼和浩特市融媒体中心共同开展“轻松备考 12355与你同行”中高考青少年减压音视频直播节目,活动邀请国家心理二级咨询师阿拉坦苏布达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用的心理学原理,引导学生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压力,鼓励大家通过呼吸练习、冥想放松、积极心理暗示等方式调整放松心态。
此外,校园心理剧以其活动性、体验性、表达性、教育性的演绎方式,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21年起,回民区已连续举办四届校园心理剧大赛,学生们通过“演自己、自己演”的表演方式,体验内心情感,思考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提升心理自助与互助的意识和能力。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不断整合团委、妇联、市卫健委等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深入回民区公安分局、新城区、职业学院等机关、社区、学校,先后开展以“与孩子一起成长 做新时代好父母”等主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6场。以“居民点单,社区下单,妇联接单”的形式组织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走进社区家长学校开展亲子课堂20余场。
此外,我市还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搭建青少年学习实践平台,使青少年在研学中培养兴趣、在实践中成长成才。以红色教育、科普、文化艺术、素质拓展等适合青少年开展实践活动的场所为主,筹集实践承接单位。目前,团市委与市全民国防教育中心合作,推出“青苗计划——‘国防教育益起伴成长’”专项活动,通过阶段性举办思想教育课、军事训练营、校外研学实践等方式,开展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和风抚心扉,细雨润无声。未来,呼和浩特市将继续通过多种形式,扎实推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更多举措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护航,助力未成年人在阳光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