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中宙)近日,由自治区科技厅主办、内蒙古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承办的全区“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培训班在呼和浩特市举办,旨在进一步提升自治区“三区” 科技人员服务能力和水平,来自全区10个盟市的60余名基层“三区”乡土科技人才参加了培训。
此次培训内容涉及种业创新、种植养殖技术、产品加工、品牌创建、创新创业等方面,采取理论授课、交流研讨、实地考察等形式进行。特别邀请内蒙古农业大学的5位不同领域的专家教授、博士,围绕打造特色农业品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新型日光温室结构性能及应用、向日葵病害的识别和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等主题进行授课。期间,学员们还深入内蒙古阴山优麦有限公司、内蒙古蒙薯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实地考察了解了燕麦及马铃薯深加工产品、小西红柿栽培等情况。
近年来,自治区科技厅始终将“三区”科技人才计划作为推动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发展的重要举措。自2014年至今,全区累计选派涉及农业、畜牧业、科研管理等多个领域的“三区”人才8700多人次,累计培训“三区”本土科技人才1200多人次。2023年度“三区”选派人员服务自治区“三区”旗县区的486个乡镇、服务带动农户74877户,引进新品种1043种,推广新技术882项,为受援旗县引进项目202个,为受援地培养基层技术骨干3888人次,培训农牧民10万多人次,为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注入了强劲科技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