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8版:读书 上一版   
下一篇

烟火味的文化传承

——品读《老街旧业》

●张玉琴

《老街旧业》是曹建成与女儿曹晓宏联袂出版的新书。父女联名出书本不多见,可见这本身就有传承的意味,这不只是女承父业简单的两代人的传承,更多的是子子孙孙对故土情怀的延续。当然这样的理解不一定准确,这是我个人的联想,不过相信或多或少会有这样的愿望寄托在其中。老实说之前我对作者不太了解,但我对了解呼和浩特充满了渴望。每次有关呼和浩特的人文历史讲座等等活动,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尽量参加,就是想更多地了解呼和浩特这座城的历史文化,然后更好地与它融为一体,成为一个“称职”的呼市人。我一直觉得,一个人如果不够了解自己生活的这片热土,就算不上一个合格的本地人。而我去年才搬到呼和浩特,觉得对呼和浩特的了解少之又少,有种急切的补课心情,像是一个学生误课多时,急需补齐才能与大家平起平坐一样,不然心里老觉得不踏实,于是一有时间就大街小巷转悠,有意地浏览这方面的书籍、资料,以便更多更快地熟悉这座城。

虽然三十多年前我在这座城市上过四年学,期间多次行走在这座城市,但是我对于这座城市而言仍然只是过客;没想到退休后有幸来这座城市定居,我觉得这是我的福气,也是我与这座城市说不清的缘分。加之呼和浩特是我安度晚年的城市,我更想多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她、融入她、热爱她,所以当看到呼和浩特作协群推出发布《老街旧业-北疆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印记》新书的信息时,我立即报名参加了新书发布会。

到场的大多是对呼和浩特历史文化有研究的名人大咖和有影响力的人物。再听发言者对呼和浩特历史文化,如街道、商号、典故、趣闻如数家珍,就能感受到他们对呼和浩特的热爱以及熟知度。

当拿到《老街旧业》这本书时更感到它的厚重。这本书是曹建成父女十多年精心编写的一本书,也是很多专家学者对本书多次修正、反复评审的结晶,因此分量很不一般,必将是呼和浩特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篇章之一。

《老街旧业》这个书名特别有内涵,能让人产生多重的解读。字面意思“老街旧业”就是老街上旧的行业,是一种所属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并列关系:老街和旧业。还可以理解为老街的旧业,觉得老街已老旧业更久。这就是“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任读者自由发挥想象了。

书的封面装帧考究,深绿的底色隐约浮现着古城的风貌和悠长的驼队,意境之深远、内涵之厚重,自不必多言,再加上“老街旧业”这几个错落有致的烫金字体,那种古色古香的韵味就跃然而生了。

再看书的目录,仿佛走进一条街道,两边店铺商号林立,这家是做什么生意的,那家是经营什么的,都一目了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意进去挑选观赏。本书的目录也是如此。每个篇章标题都条理清晰,各条街道一清二楚,各行各业名胜古迹排列井然有序。

我们大多数人只知道南茶坊这个名字,而很少有人知道原来还有北茶坊、西茶坊、东茶坊这些流失的名称。但看了书以后,就自然联想到有大南街就有大北街,有小南街就有小北街;有东街就有西街,有南街就有北街;有大召就有小召,有宽巷子就有窄巷子。细想这是很通俗的称呼,便于人们记忆,同时也易于流传,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多建筑、街道都在消失、更新。大多数人一般也不在意为什么只有南茶坊这个名儿、这个地儿,更不去追究张家巷、西马路等来源,但是作者把它们认认真真考察过研究过并写成文字记录下来,而且还将很多很多已经流逝、即将流逝的街道作坊、名字习俗都收罗其中,汇集成后人了解研究呼和浩特的一份重量级宝贵资料,实在难得。当然本书也是普通大众回顾历史、展望呼和浩特未来的一份实用性资料。内容都是些实实在在的店铺街道商号,特别贴近生活、有烟火气,读起来也轻松易懂。曹老本身是地地道道的旧城人,他对呼和浩特的大街小巷民俗风情了解颇多,从小就喜欢收集相关的信息,再加上后来的有意打探挖掘,他本身就是一部行走的历史资料。但是他在分享写作心得时,特别谦逊低调,从这些细节中更能感受到他的严谨认真。

当然,呼和浩特的历史文化内容很多,民俗民风、街巷变迁也如大黑河小黑河一样源远流长,要想全面地了解呼和浩特这座城,还需要多方位地探索和挖掘。作为呼和浩特的一名新居民,还要补习的内容很多,我将会继续逡巡在这条悠长的学习路上,逛书店、参观博物馆、游览呼和浩特的“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绵绵召”,探访许多的老街老人逸闻趣事,争取成为一个合格的青城市民。

《老街旧业》这本书原本就是父女的合作,本身就具有延续性;呼和浩特文联作为文化窗口又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为确保该书内文的准确性,专门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反复考证、多次核对,最终成就了这部接地气、烟火味十足的作品。在出版之际,又组织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及爱好者参加新书发布会,其意不言而喻,那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从而更加热爱她、呵护她。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