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头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完善视频监控体系 配齐可视化设备 实施市级河流河湖管控信息平台建设项目

我市进一步提升黄河流域河湖信息化监管水平

本报讯(记者 宋向华)即日起,我市开始建立市级河湖管控信息平台,进一步提升黄河流域河湖信息化监管水平,实现河畅水清,保障黄河长久安澜,让黄河及其支流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此次建立信息平台,将在黄河干流沿线及大黑河、浑河、美岱沟等重要支流及大黑河城区段、小黑河、乌里沙河、扎达盖河、霍寨沟、乌素图沟、哈拉沁沟等重点河段,利用数字监控、卫星遥感等技术对河湖有关情况进行识别、预判和监管,对侵占河湖问题快速响应,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实现河湖管理精细化、社会化和智能化。

据介绍,此次将重点完善黄河流域视频监控体系,对现有112个摄像头进行摸底排查,对不满足使用要求的进行更新改造,对布局不合理的进行规划调整;在黄河干流沿线及大黑河、浑河、美岱沟等重要支流,尤其是黄河河道管理范围内的重要路口、险工险段处等重要位置,增设高清监控设备,对河道管理范围进行实时全覆盖监控,提升黄河流域多要素、多手段、全面覆盖的监测能力。

配齐黄河流域可视化设备,要求每个旗县区至少配备3台无人机,配合相关河湖长开展巡河巡湖,利用无人机对黄河沿线重点区域进行航拍,强化河湖水域空间管控,满足河道巡查、保洁和综合功能提升等能力。

加快实施市级河流河湖管控信息平台建设项目, 2023年,在大黑河城区段、小黑河、乌里沙河、扎达盖河、霍寨沟、乌素图沟及哈拉沁沟长约199.6公里河段布设各类固定感知监控设备430套、无人机 3架,设立会商主会场1个,并将已建成的水旱灾害防御系统、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纳入信息平台,构建河湖管理智能可视化系统,全面提升河湖长效保护与动态管控能力。

加强黄河流域卫星遥感监测,通过对遥感影像的智能识别,提取河湖“四乱”、高秆作物及涉河建筑物等监测对象分布、位置、面积等河湖监管基础数据信息,建立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河湖监管底图;通过定期解译、对比卫星遥感图像发展变化情况,为河湖“清四乱”、涉河建设项目监管和滩区高秆作物种植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提高黄河流域信息化监管能力和水平。

全面应用河湖长制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与河长通App,配合自治区进一步优化河湖长制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中河湖长巡河巡湖等模块,不断压实各级河湖长责任,落实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职责,并及时上传信息平台;拓展App及信息应用范围,完善程序功能,推动群众参与,以点带面、示范引领,营造“人人关注河长制、人人参与河长制、人人推动河长制”的良好氛围。

同时,充分发挥河长制制度优势,加强盟市、旗县间协调统筹,完善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盟市间、旗县区间、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形成河湖管理保护合力。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