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巧玲
心由境造,当我置身于秋阳照耀下的大黑河畔,花翠吐绿的归位,触摸着心底的柔软,刷新审美视角,唤起我对这里的一切重新品读回味:大黑河,令人向往的不仅仅是她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在于她厚重的历史。
一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他的名字叫黄河。这条巨龙从白雪皑皑的青藏高原诞生,一路汹涌澎湃而来,为了照抚这片茫茫的大草原,在拐弯南下时,为这里孕育出一个“龙女”——大黑河。她发源于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十八台乡南山顶,是黄河水系流经河套平原最大的支流,也是黄河上游最后一条支流。从诞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条季节性的河流,一生蜿蜒曲折,跌跌宕宕,与黄河背道而驰,在一次次的叛逆之后,最终“万水归托”由托克托县的河口镇注入黄河左岸,全长263千米,流域面积17673平方千米。在历史的更迭中,大黑河几次易名。秦代时的黑水河,汉朝时的荒干水、沙陵河,隋唐、辽、金时的金河,清代名为“伊克图尔根河”,即蒙语“大黑河”的意思,因流域内土质黝黑而得名。大黑河,这条亘古流淌的河流,流淌着泥沙,也流淌着回忆。曾几何时,这条只有艰辛、没有浪漫的河流,因山洪暴发,陡涨陡落,挟带泥沙,淤积出了土默川平原,使之成为肥沃的土地,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草原儿女;石头被磨平了棱角,反射着太阳和白云的光芒,在河床里伸个懒腰,沉寂睡去,梦见如烟的往事,曾经的辉煌。
二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自古就是逐水而居,四大文明古国就是诞生在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大城市也是在海边和大河的交汇处。不是城市选择了河流,而是河流孕育了城市。大黑河因连绵千年的生命翠绿,折射出一座古城几百年的神韵。大黑河跌宕起伏的背后,是青城城市进化的历程。大黑河流域,古时牧草丰美,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流传至今的北朝民歌《敕勒川》中:“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不失为古老的大黑河两岸草原风景的佐证。青城是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碰撞融合的历史见证。昭君出塞,胡汉和亲,千古佳话,世人称颂,而昭君墓就在大黑河南岸。青城曾是草原丝绸之路上的商业重镇,斑驳的塞上老街、大盛魁商号等旧址还依稀可辨当年的繁盛;青城是宗教文化的名胜之城,大召、小召……一座座寺庙古刹,镌刻着青城的沧桑岁月。1954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从乌兰浩特迁至归绥,青城以呼和浩特命名,32年后,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北纬40°是得天独厚的世界黄金牧场带,青城,孕育成就了中国两大乳业巨头——伊利、蒙牛,荣获“中国乳都”的称号。随着国际国内著名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在此落地,青城,真正变成了“绿色之都”。
三
如果说大青山是青城的筋骨,大黑河是青城的明眸,那么绿意盎然就是青城的底色。没有了山、水、绿,就没了青城的根脉与灵性。从“黄肥绿瘦”的北方城市,到精心做好“绿文章”;从资源型缺水城市,到整治水资源做好“水文章”,“蓝天白云”成为青城的名片。首府在描绘绿色画卷,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蓝图,挥洒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青城,就是一座因大黑河而荣耀的城市。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青城长大了。大黑河也由穿南郊而过的边缘河流,变成了“城中河”,真正成为青城的“母亲河”。一条河,成就城市的繁华;一座城,承载居民的梦想。“让大黑河城区段实现碧波荡漾”,是政府对人民的郑重承诺,也是政府践行承诺的典型示范。建设者们匠心独具,“以河为轴、两翼展开”,把绿色生态作为水系的灵魂,把城水共生作为城市的根本,实现了“山水城人”四个元素有机融合,相依相生。城市变绿了。地处干旱的青城,在大黑河、小黑河的簇拥下,圆了一个塞北城市蓝天绿地的梦。大青山峰峦叠翠,满目葱茏;市区公园、绿地、广场草木茵茵。全市绿地率达到36%,森林覆盖率达到33%,在西北省会城市中首获“国家森林城市”殊荣!城市灵动了。环城水系景观带宛若一串水晶项链,熠熠生辉,令人怦然心动。城市靓丽了。蓝天、绿地、白云、碧水,将这座城市装扮得楚楚动人。夜幕降临,华灯齐放,青城像打开了百宝箱,独具特色的景观街和建筑群华光璀璨,令人目不暇接,心旌摇荡。城市洁净了。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越来越多,生态环境跻身全国最好城市之一,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和“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十大省会城市”称号。 城市文明了。这里的人们民风淳朴、个性鲜明,热情、奔放、包容、诚信、勤劳、友好,谱写出共建文明和谐家园的生动乐曲。昭君文化节等重大节庆、会展,使得八方宾朋每年与草原有个约定。
四
站在大黑河北岸,目睹她日新月异的变化,秋风阵阵吹来,泛起涟漪,我的思绪飘出很远……历史就像河面的波澜,一浪推一浪不断向前。大黑河总以她独有的地位,一次比一次更为突出地进入人们的视野,一次比一次夺目地成为生态文明中耀眼的地标。大黑河郊野公园,东西长约27千米。沿大黑河顺流而下,两岸姹紫嫣红的花草与碧波荡漾的河面交相辉映,花香四溢、色彩斑斓的郊野花带——紫色的马鞭草花、深粉色的欧石竹花、金灿灿的油菜花海,宛如一条曼妙飘逸的彩色哈达,为大黑河增添了无尽的迷人魅力,大黑河拥有了让人亲近的模样。梵草映月、花镜广场、亲子乐园、雨水花园、滩头花海……随着大黑河景观带内可圈可点的美景日渐增多,青城市域南部生态屏障已基本形成。漫步林下空间、薰衣花海、千岛湖光,追逐踢球的少年、散步赏景的市民、牵手织梦的情侣、看候鸟在湖中嬉戏,穿林而游、踏草而嬉的游客,每一个镜头都会定格成一个美好瞬间。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晓。在玉泉区因地制宜打造的千岛湖光景观区域,红嘴鸥、黑嘴鸥、绿头鸭、鸬鹚等大量候鸟和留鸟在此“定居”,成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斐然的生动写照。水清、河畅、景美、岸绿,良好的水环境让大、小黑河成为越来越多的市民户外健身、游玩的首选。小黑河(含哈拉沁沟),是大黑河的主要分支,发源于武川县安字号乡瑞生金村,流经新城区、赛罕区、玉泉区,从土左旗小浑津村西汇入大黑河。大黑河从城区南部穿过,水面宽阔、碧波荡漾。这里将形成“两带”“八景”,即:北岸湖光风光带、南岸烂漫花堤带;曲岸流霞、长歌揽月、千岛春渡、黑河听响、芦花飞雪、水岸花影、水梦寻源、岛林迷踪,这里将打造成最生态、最自然、最野趣的千岛湖光。
五
这条河,心上的河,流淌着水绿与鲜气,流淌着轻漫与宁静,穿过红尘烟雨,穿过水天一色,摇曳着一河的向往和期待。综合整治工程让大黑河城区段防洪标准达到了百年一遇,而利用再生水形成碧波荡漾的景观水面,不仅创造出良好水景观,而且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大黑河北岸的村庄有条件的农户将开办民宿、特色餐饮、农家乐,引导农户种植向日葵、油菜花等观光农作物,把城郊休闲度假与乡村特色旅游有机结合,让城市居民在享受自然、休闲娱乐的同时,带动沿线村民致富增收,让城市乡村,共享大黑河生态红利。
一座新城崛起,只要突出山水特色,张扬城市个性,有建设者的辛劳,有居住者的呵护,一座“品质城市”,一定会成为宜居之城、精致之城!青城,正在蝶变中越长越大,越变越美,成为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家园。大黑河两岸,既有临山近水的生态美景,又有高楼林立的城市繁华,昔日乡村变新城。宽阔平坦的街道,整洁优雅的小区,清爽宜人的景观,挥发出浓郁的城市气息。开窗山青水秀,出门鸟语花香,远望见山,近看得水,居民每时每刻都能体会到与众不同的风景人生。寻求诗意安居,享受品质生活,曾经遥远的梦想,正逐步变为现实。生态具有至诚至善至美的意味,生态视野需要人文情怀;生态文明关乎人民福祉,关乎人类未来;人和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别无选择,必须保护自然,与大自然和睦共处,共生共息,维护生态平衡,造福子孙后代。大黑河的蝶变,就是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一次大飞跃。青城,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活力呈现,美丽绽放。青城人爱与美的心,青城人年轻聪慧的心,透过岁月的风霜雨雪,折射出瑰丽的霞光,淬炼成了火热不老的心。躺卧千年的大黑河站立起来了,站成一座城池,一个美丽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