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梁婧姝 实习记者 若谷)小满节气时值五月下旬,气温明显增高,是炎热夏季的开始,更是疾病容易出现的时候,如若贪凉卧睡必将引发风湿症、湿性皮肤病等疾病。《内经》:“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为此,记者采访了市中医蒙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朱晓。
“中医认为,像四肢沉重、容易疲劳、失眠、食欲下降、恶心、头晕等问题都跟体内湿气淤堵有关,属于脾失健运,需要在湿气刚开始时消灭掉。脾主运湿,脾胃功能好,就能把多余的湿气运化出去。” 朱晓说,“所以,小满时养生的重点就应该放在健脾祛湿上。根据中医未病先防的理论,可利用艾灸祛除体内的湿邪,增强机体的正气和防治病邪,以防引发风湿等疾病。”
“起居养生方面 ,小满后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会较凉,气温日差仍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因此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觉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受风而患感冒。同时,也应当顺应夏季的则律,早起晚睡,但要保证睡眠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朱晓告诉记者,“饮食养生方面,小满时节,中医认为,夏为暑热,夏季归于五脏属心,适宜清补;天气炎热,人体消耗增大,一方面需补充营养物质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湿气候的影响易导致脾胃正气不足,胃肠功能紊乱。故而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兼顾健脾养胃,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蛇肉、鲫鱼、草鱼、鸭肉等。”
同时,朱晓提醒:“小满时风火相煸,人们也易感到烦躁不安,此时要调适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畅,胸怀宽广,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此时,可多参与一些户外活动,如下棋、书法、钓鱼等怡养性情,同时也可在清晨参加体育锻炼,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为宜,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也损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