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6版:民生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去年以来全区公安机关共破获污染环境刑事案件46起

涉案价值8455万元

本报讯(记者 梁婧姝)记者日前从2022年以来全区公安机关打击污染环境犯罪工作成效新闻发布会获悉,2022年以来,全区公安机关共破获污染环境刑事案件4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3名,涉案价值8455万元。

据了解,全区各级公安机关率先开展“保卫黄河专项行动”,投入1400万元在黄河沿线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1032个,实现“智慧黄河管控”全覆盖。2022年,成功举办全国首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警务合作论坛,建立了沿黄九省区公安机关生态保护警务协作机制,首次开展黄河流域夏季警用直升机空中巡查。今年,内蒙古公安机关结合公安部“昆仑2023”专项行动,细化实施具有地域特点的“生态安全屏障守卫行动”,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服务创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同时,内蒙古公安厅会同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人民检察院、高级人民法院联合制发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意见》,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线索移交机制、协作办案机制、信息反馈机制和办案人才库,推动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治的工作格局。会同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人民检察院开展联合行动,重点打击查处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和重点排污单位干扰破坏自动监测设施、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等污染环境违法犯罪以及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配合开展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攻坚行动,指导各地落实新能源货车差别化通行管理政策,推动城市配送车辆转型升级。2022年以来,全区公安机关与有关行政部门开展联合执法774次,出动警力2734人次,查处适用行政拘留的违法案件52起,行政拘留59人。

下一步,内蒙古公安机关组织实施推进“昆仑2023”“保卫黄河”“生态安全屏障守卫行动”,严厉打击生态环境领域违法犯罪活动,守护好绿水青山,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