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6版:民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呼哈路社区:

“1+N”工作模式搭建为民服务“彩虹桥”

本报讯(记者 刘沙沙)新城区呼哈路社区是融合了新旧小区的典型城乡接合部社区,辖区环境复杂,外来人口多、人口流动性大,基础设施不完善。对此,社区结合实际探索建立了“1+N”的社区工作新模式,1支年轻化、专业化社区队伍+“N”种社会力量(志愿者、物业、居民、包联单位、驻区单位、党建联合体单位、暖心服务小分队)。坚持民生导向,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为民服务,在社区党委与居民群众间架起一座为民服务的“彩虹桥”。

党建引领,队伍“红”。呼哈路社区以党建为核心,以网格为基础,构建“一核引领,协调共治”的党建引领模式,广泛发动社区基层党员力量,党员作为楼栋长、单元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以红色马甲为基础,通过网格员的力量,在上报处置网格事件、办理民生实事、关心关爱特殊群体发挥了重要作用,发现问题、化解纠纷、服务群众的重要基础力量。

服务居民,用心“橙”。呼哈路社区多次采用长廊议事、草坪议事、凉亭议事等形式倾听民意诉求。自该项特色活动开始以来,解决了居民的难事,如:联系物业及时疏通下水管道,在铁木真小区院内设立了居民活动中心,满足辖区居民的娱乐需求。此外,呼哈路社区还成立了“帮办代办”志愿者小分队,免费为有需要的居民上门办理养老、低保、高龄认证、电动车上牌照。社区用服务居民的诚心,给社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人居环境,养眼“绿”。呼哈路社区多次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志愿者培训会及宣传活动,并积极督促各物业公司全面开展修枝定型、苗木移栽、草坪补种修剪、病虫害防治和施肥等工作,对绿化带的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清理。此外,社区还主动联系协调新城区园林局、住建局等多个部门,为铁木真小区、廉租房小区等老旧小区补栽树木,增加植被覆盖率,优化了辖区的人居环境。

为老爱老,幸福“银”。结合辖区内老年人居多的特点,社区引进了内蒙古三馨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老龄人群为服务对象,专业化服务为主要服务形式,打造“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特色品牌。为辖区老人提供免费体检、义诊、保健咨询、健康教育和预约就诊;志愿者贴心地为老人庆祝生日;提供图书室、棋牌室、舞蹈室、书画室、手工室等功能室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居民议事长廊,让更多的老年人参与社区基层治理工作。

联建共建,安心“蓝”。为实现学校教育与社区和谐的双赢局面,搭建起校社互联互动、沟通交流的平台,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呼哈路社区与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开展党建联建共建活动,在社区开展慰问困难群众、普法宣传、主题教育等活动,形成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呼哈路社区还多次联合包联单位组成小分队对辖区内各个小区进行环境卫生治理,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好事、解难题,努力提高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