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8版:健康·广告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不惧白内障 “睛”彩有保障

本报讯(实习记者 若谷)老年性白内障即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指中老年开始发生的晶状体混浊,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明显增高。为了让更多中老年人认识和了解老年性白内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记者近日采访了市第一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卞茹,她提醒市民,白内障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患者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让眼睛保有清亮的“镜头”。

卞茹介绍:“白内障,简单讲就是晶状体混浊。就像相机镜头里的镜片会被磨花一样,晶状体组织结构由于年龄增长,代谢功能下降,导致晶状体蛋白由可溶性蛋白变为不可溶蛋白,从而使透明的晶体变得浑浊,阻碍光线进入眼内,从而形成白内障。白内障分很多种类型,有先天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代谢性白内障和老年性白内障。其中,老年性白内障是最为常见的类型,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我们经常跟病人打比方,把白内障的形成比作生鸡蛋清变成熟鸡蛋蛋白的过程,有的病人经常会问用什么药可以把晶体变透明,也可以用鸡蛋变熟的这个过程去理解,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卞茹介绍,在防治方面一些患者会出现误区,认为药物或者眼药水可以治疗白内障。实际上,目前临床上没有一种药物被证实能有效阻止或逆转白内障的形成。

白内障患者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卞茹用两个字概括:“模糊”,是无痛性的逐渐进展的视物模糊,通常不伴眼红、眼痛等眼部刺激症状。“白内障症状多样,早期症状有视力轻微下降,看东西稍有些模糊。随着疾病逐渐发展,患者视力会明显下降,造成雾视、炫光甚至复视等症状。当白内障发展到中晚期时,患者视力下降更加明显,甚至会造成失明。”卞茹说。

如何发现早期的白内障?“白内障的检查非常方便,医生通过裂隙灯可以很好观察到晶状体的透明性变化,裂隙灯是非常常见的眼科设备,基层医院通常都有配备。”卞茹提醒,对于年龄相关的白内障,建议50岁以上人士应每半年或一年定期做白内障筛查,包括视力、眼压等检查。而对于有高度近视、高血压、糖尿病、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眼疾或可疑眼底疾病等人群,除了裂隙灯检查,还应增加眼底检查。

什么时候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一般情况下,当白内障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已低于0.3,在无特殊情况下,可考虑手术治疗。”卞茹表示,“不是越早手术越好,要看白内障影响视力的程度,也看每个人工作和生活的状况,只要个人感觉白内障影响到日常生活,就算矫正视力在0.3以上,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另外,当老年性白内障由于晶状体膨胀,引起眼压升高,出现继发性青光眼时,要及时做手术治疗,因为青光眼高眼压可引起视神经损害,导致失明。还有就是在白内障手术前一定要控制好血糖、血压,因为血糖、血压控制不良会增加手术感染或出血等并发症的几率。”

对于白内障术后需要注意什么?卞茹建议:“首先要注意术后1个月内不能对手术眼施加压力,如用力揉眼,且禁止用手、纸巾等污物擦拭眼睛;其次术后一周内最好不要洗头洗脸,一周后需要洗时最好先将眼睛紧闭,以避免脏水或肥皂水溅入术眼内;最后要遵医嘱用药,一般医生术后会给患者开出几种眼药,每天遵医嘱按时按量滴用眼药水,后期根据医嘱逐渐减量。”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