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至“十三五”末,全县各类林木保存面积131.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1.01%,草地保有面积166.7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50.1%,建成生态经济兼用林88万亩,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湿地公园1个、地方级森林公园3个。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中国生态魅力县城”等诸多荣誉。
“十四五”以来,清水河县以“生态立县、生态优县、生态兴县、生态强县、生态富民”为发展目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培育绿色文化,筑牢绿色屏障,全县生态状况明显好转,生物多样性大大增加。
清水河县林草局建设和服务中心主任董耀先说:“我们将聚焦‘三北’六期工程、黄河流域沙化土地可持续治理工程等重点工程,显著提升沿黄区域森林、草原、湿地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力争在2021年—2025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2.8万亩,使森林资源总量有所增加,林分质量精准提升,草原得到自然修复,植被明显恢复;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大生态系统趋于稳定,生态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同时,以林长制为总抓手,加强林草资源管护,通过进一步落实林长制、做好林地草地审核、提升林草智慧化管理水平、强化林草资源监管、加强自然保护地保护、严格落实禁牧休牧制度等措施,有力推进林草湿地资源安全稳定,以实际行动把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筑得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