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田园) 今年以来,共青团呼和浩特市委员会(以下简称团市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和《全面构建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工作要求,不断拓阵地、建队伍、创品牌,全面提升首府少先队社会化工作水平。
整合多方资源,拓展三块阵地。团市委充分发挥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桥头堡”作用,成立少工委,打造标准化队室,开辟市红领巾名师工作室阵地,通过丰富多彩的体验拓展活动和常态化的少先队课题研究讨论,让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成为党团队一体化培育的主阵地和首府青少年参加假期研学活动的集散地。同时,建强社区少工委,在全市辖区内有中小学校的社区普遍建立少工委,携手共建单位,全面激活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服务功能,构建起“学校放学、社区开学”的双向互动格局。打造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截至目前,共62家单位挂牌“呼和浩特市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涵盖爱国主义、文化艺术、自然科学、安全文明、综合素质拓展五大实践教育类别的青少年校外实践阵地,为青少年就近就便参加校外实践活动提供丰富选择。
融合校内校外,建强三支队伍。团市委积极组建红领巾讲解员队伍,举办全市“党的故事我来讲——争做红领巾讲解员”大赛,组织10万名少先队员在“全国少工委”微信公众号注册成为红领巾讲解员,走进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进行志愿讲解服务。组建校外少先队辅导员人才库,全媒体发布招募令,积极链接全市各条战线先进人物100余人,加强政治和业务培训,为校内外少先队组织和实践教育基地开展少先队工作提供专业辅导。组建红领巾巡讲团,成员包括全国、自治区、市级红领巾巡讲团成员36人,通过“培训—备课—试讲—宣讲”等程序,打磨优质宣讲课程,深入学校、社区、夏冬令营等,先后开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争做好队员”等主题宣讲50余场次,极大提升了校外实践教育活动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加强示范引领,“红领巾奖章”串珠成链。为强化示范引领,团市委精心打造“队长学校”“民族团结同心营”等品牌社会实践营活动,推出地铁“青春快线”、公交“青春专线”、绿色生态发展和中华文化探寻4条精品研学路线,不断提升校外少先队活动品质。探索将“红领巾奖章”工作从校内延伸至校外,串起“家校社”三块阵地。队员们在校外辅导员的带领下,在社区,组建起学雷锋志愿服务、环保公益、孝老爱亲等假日小队,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以兴趣为基础,组建起棋迷、绘画、非遗、机器人等种类丰富的假日小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