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培萱
呼和浩特大青山的蜈蚣坝海拔1600公尺,地势险要,山道崎岖,但因是一个交通要道,从古到今,人畜货物几乎天天从这里通过,使其成为迎八方客商、过无数货物的重要交通要道。《绥远通志稿》记载,蜈蚣坝是通过大青山南北的必经之路:“石径逼仄,不通方轨,自清嘉庆道光间,历经修治,始克车行,然山路崎岖,挽载维艰,且车马拥塞,时虞颠覆,而在天寒地冻之时,车辆屯集,进退两难,车夫守候而殭仆者比比也。”充分说明了通过蜈蚣坝的危险和艰辛。
1926年,时任绥远省警务处处长的吉鸿昌经常接到蜈蚣坝发生交通事故的报告,心情异常沉重,为了排除险情,疏通道路,民国十五年,吉鸿昌亲自率领1000多名官兵,在蜈蚣坝上劈山开道,移石填沟,拓宽道路,苦干数月,历尽了艰险。工程竣工时,吉鸿昌将军亲笔题写了“化险为夷”四个大字,立碑于呼和浩特至武川公路的十七公里处,是在天然石壁上凿刻成的。上款刻“中华民国十五年五月谷旦勒,修筑蜈蚣坝道路工成纪念”,中间是“化险为夷”四个大字,下款刻“绥远全区警务处处长吉鸿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