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梁婧姝)清水河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思路,推行“1+2+3”工作法,促进民族团结与精神文明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工作相结合,全力守好民族团结这条生命线,为全县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创造团结、稳定、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锁定一个核心。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作用,聚焦抓党建抓服务抓治理这一主责主业,将民族团结创建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双融双促”,着力强化党的理论武装、强化基层党员队伍建设,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党建引领民族团结工作和基层治理工作。
发挥两种力量。加强县乡村三级民族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同时引导党员到社区报到,辖区单位和各族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成立由社区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领导小组,吸纳居民党员、退役军人、文艺队负责人、志愿者等成立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会。干部和群众两支队伍从工作生活、政策宣传、矛盾纠纷化解等日常环节入手,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深度融合,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抓好三个建设。用情抓好思想建设。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社区(村)负责人带领“两委”干部、网格员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党史学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知识专题学习等系列活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努力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者、宣传者和实践者,不断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决心。用心抓好“石榴籽”服务站建设。在原有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妇女儿童、党员服务、民政业务等便民服务窗口的基础上,在社区设立“石榴籽”服务站,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宣讲党的理论政策、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工作,打造最贴近群众的“石榴籽”服务站。用力抓好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以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在元旦、春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搭建平台,持续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我们的节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入脑入心,积极打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建共享的互嵌式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