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7版:党建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车站西街社区:

“三呼三应” 提升基层服务治理水平

本报讯(记者 刘沙沙)近年来,新城区锡林北路街道车站西街社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深化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改革,总结提出“三呼三应”基层服务治理工作法,用实际行动织密民生服务网,提升基层服务治理水平。

“有呼必应”,“双网”融合解难题。车站西街社区积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网格与党组织网格“双网”融合新格局,不断完善“网上有格、格中有点、点上有事、事上有人、人人有责”的网格化管理体系,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更加完善。聚焦深化“吹哨”机制,探索构建区域化党建和网格化管理制度,将线上网络与线下网格“双网”融合,线下构建 “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或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党组织网格,实行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将每月5日定为“党群一家亲”民意呼应日,在社区“议事厅”、小广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诉求呼应点,积极开展诉求收集登记、现场答疑等活动。今年上半年,车站西街社区“12345”接诉即办共承办案件78件,响应率、满意率均为100%。

“未呼先应”,主动研判精管理。为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车站西街社区建立了“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清单“月更新”动态管理机制,把群众诉求整合归纳成项,按期全部办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将责任区域划分到小网格,明确点位工作内容及具体责任人,通过“明任务”“定责任”确保责任落实、任务落细、进度时限落地。今年以来,问题清单中涉及房屋修缮、垃圾清扫、健身设施损坏等民生领域小事占比约60%,目前均已办结。

“一呼百应”,协同治理促共治。车站西街社区通过“吹哨报到”让“管得了”的部门下沉到基层,按照“党建引领、区域联动、共治共享”工作模式,以工委、街道、社区三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和社区网格党建工作议事会为主要平台,促进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资源调配的最优化配置,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并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志愿者、文明引导员、小巷管家、社会治理监督员等群体的积极作用,有效化解治理难题。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