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6版:民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武川县: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 云艳芳 通讯员 高巍)近年来,武川县针对县域内民营企业的实际困难,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从制度设计入手,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了招商、安商、亲商、暖商、赢商的良好氛围。

武川县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引领创业和促进创业作用,为企业、工商户提供资金支持,对于有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工商户缓解了当前的经济压力。完善金融工作格局,加大信贷投放,主动对接县域小微企业金融需求,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8% 。为4家民贸民品企业申请贷款贴息132.33万元。

武川县不断完善以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主体的梯度培育体系,形成层层递进、梯度培育的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共上报培育8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户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内蒙古蒙奇药业有限公司(2022年)。2023年武川县申报培育2户自治区创新型中小企业,为内蒙古燕谷坊全谷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内蒙古全亿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武川县针对现代农牧业市场经营主体的发展特点,不断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牧场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截至今年7月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020户,今年新增15户。今年,推荐11家合作社参与市级示范合作社的评审,14家农牧场参与市级示范家庭农牧场的评审,推荐5家合作社自参与治区级示范合作社的评审。同时继续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增加马铃薯仓储、无人机飞防及电商物流等服务。在原有120家社会化服务组织基础上,新培育承担社会化服务组织20家。探索整村托管服务试点,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作用,带动区域内村民积极参与社会化服务。

今年以来,武川县积极争取各级各类衔接、帮扶资金共2.25亿元,共实施现代农牧业项目62个,围绕“两麦一薯一羊”、乡村旅游、中药材等优势产业,重点支持金草原现代牧业园区、福如东冷凉蔬菜、燕麦产业园、旭丰马铃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不断延伸产业链补足产业链强化产业链。

目前,武川县委、政府正在积极探索和打造“两麦一薯”(燕麦、藜麦、马铃薯)特色种植、科研生产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样板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树典型、教方法、传经验,不断做优做强高原特色农牧业产业。计划2024年创建自治区级现代农牧产业园,力争2025年创建成为国家级现代农牧业产业园。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