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 若谷)10月14日,首届呼和浩特国际雕塑艺术展开幕,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开馆,占地面积26公顷的呼和浩特国际雕塑园同时亮相。次日,法兰西艺术院佛罗伦萨艺术研究院院士及国际雕塑家和国内老中青优秀艺术家组成采风团走进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和敕勒川草原等处,见证我市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成果,体验风土人情,感受民族魅力,寻找创作灵感。
“参观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的时候,我们看到了高标准的产业科技化,看到了壮观的生产线,让我感觉很震撼。来到我一心向往的敕勒川草原,感受到大自然的宽广,感觉很惬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马文甲说,作为艺术家,有责任用艺术创作塑造更好的形象故事,来表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呼和浩特的发展,也希望用自己的艺术作品来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文化长城,为城市的建设增添文化色彩,增加文化启迪,深化百姓对于文化的获得感。
“通过一天的采风,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对呼和浩特的印象,那就是活力,这也是我在以后的艺术创作中着重体现的元素。”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余晨星说,草原文化一直是艺术创作灵感的源泉,此次近距离参观,有了更直观的感受,采风结束后将创作全新视角的作品,会把边疆文化、草原文化在作品中有所投射。
刚到敕勒川草原,河南轻工职业学院院长魏小杰就忍不住赞叹:“处处是景,太美了!”
魏小杰是第三次来呼和浩特,却是第一次来参观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和敕勒川草原。“每次来呼和浩特,都能找到不同的创作灵感。通过此次采风,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了呼和浩特的风土人情,为自己今后的创作积累了更多鲜活的素材。”
魏小杰表示,此次近距离参观,让她更深入地感受到了呼和浩特的时代发展脉搏,也感受到了呼和浩特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到政府更注重本土文化和传统文化。她认为,呼和浩特对当代艺术的吸纳度很高,国际范十足,希望呼和浩特持续深耕本地域的文化特色,让本地文化资源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