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婧姝 通讯员 田娜
“过去这儿是一片荒山,灰突突的,刚听说他们要来种树的时候,我们都挺怀疑,心想着‘一般’的树可真难种活!但没想到,自从种上欧李树,果子结出来了、荒山绿起来了、风景美起来了,也让我们这群成天围着灶台转的妇女在家门口就能领工资,真好!”清水河县韭菜庄乡北槽碾村的李大姐开心地说。
李大姐口中说的欧李果可不一般,它是位于清水河县韭菜庄乡北槽碾村的内蒙古泉树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合作引进和培育的新鲜果种。
2018年,内蒙古泉树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承包了盆地青、三岔河、座峰3个村委会126亩土地并投资建成了欧李育苗基地。目前,公司开发加工的欧李果果酒、果酱等产品,远销上海等地,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欧李果果实中富含各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1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相当量的维生素C,果肉可食,果仁可入药,经济价值较高。同时,欧李果树具备耐寒、耐旱、耐盐碱、耐土地瘠薄的特点,旱时能避旱,雨季能高效利用水分,根系发达,成网格状扎根在地下,又因这里地域辽阔且荒山无人可用,是试验种植欧李的不二之选。通过前期考察后期论证分析后,我们选在了韭菜庄乡建设欧李育苗基地。果然,投种的第一年,我们等到了好消息——在此生长的欧李果实色彩鲜艳、肉厚多汁、酸甜适中、口感独特。”内蒙古泉树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张权告诉记者。
这种“乡镇引进公司、公司承包土地、土地种植欧李、欧李采摘靠民”的新型结构与村民搭桥建梁,使北槽碾村包括脱贫户在内的80余名村民在家就实现了“零距离”就业,同时也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作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清水河县围绕“生态立县、生态强县、生态优县、生态兴县、生态富民,全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县”的总体目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打造经济林,建设扶贫林果基地,正在有效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绿色已成为清水河县高质量发展的最亮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