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苗青)在教育公平与质量的追求中,我市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行动,迈向一个更加公平、创新和一体化的教育未来。近日,我市出台“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10条措施”,受到普遍关注。为推动各项举措落实惠民,我市又率先在自治区范围内开展市级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实验县督导工作。这一重大举措,旨在加强市域内教育资源统筹协调,通过全市一盘棋的战略,全力推动我市义务教育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我市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实验县督导评估工作,正着力全面缩小城乡间的教育差距。我市实施的“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呼和浩特市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实验县”一体化督导评估,市级层面已制定至2025年的底线要求,并明确了教育均衡发展的多项目标。对于存在较大区域差距的项目,我市采用主城区和旗县分类的方式,制定了差异化的任务,鼓励各地区逐步向标准靠拢。这一举措预示着,无论身处城市还是乡村,孩子们都将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性。
在追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同时,我市充分考虑到各地区的独特性,因此特意增设了特色指标,鼓励旗县区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创新方法和手段,寻找符合各自区域特点的义务教育发展路径。这一策略将有效激发教育系统的创新活力,形成多样化的教育模式,更好地回应不同地区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我市的督导评估工作不仅关注当前的教育状况,更着眼于未来的教育发展。通过加强市域内的统筹协调,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共同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这种全市一盘棋的策略将确保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进而促进我市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呼和浩特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督导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5年)》《呼和浩特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督导评估办法》的相继出台,标志着我市在推进教育公平与质量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一系列举措无疑将为区域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缩小城乡差距、激发教育创新、强化市域内统筹以及积极推广成功经验的有益探索,我市必将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道路上取得更加显著且实质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