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3版: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呼包协同发展新篇章·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奏响文旅同城“协奏曲”合力谱写新时代“双城记”

——访包头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勇

包头日报讯(记者 康璐)“包头呼市两地地域相连,历史文脉相亲,有传承千年的同城基因。”12月23日,包头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勇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包头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将抢抓呼包同城化发展的重大机遇,在‘文化互融、信息互通、产品互推、平台互联、客源互动’五个领域发力,奋力谱写两地文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时代‘双城记’。”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加快同城化发展协议》中,涉及文旅方面的9条具体内容,从人才培育、文化资源共享、文物保护、文物活化利用、文旅产业和重点项目合作、文艺精品创作等多个方面发力,深化两地文旅合作,推动两地文旅一体化。

郭勇表示:“将聚焦文物保护活化利用,两地共同举办特色文物展览、非遗大集、流动博物馆活动;聚焦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实施乌兰牧骑‘学·创·演’质量提升行动,协力打造北疆文化品牌,进一步推动两地文旅资源的共建共享。”

与此同时,两地还将逐步探索通过景区一卡通等形式,推动文旅事业进一步深度融合,吸引更多游客来到呼市、包头观光旅游、休闲度假。郭勇表示:“两地将建立旅游‘互融互通’联络协调工作专班,以多种形式开展定期互访交流;探索景区一卡通、酒店组团产品、特色跨区域旅游线路等形式,加强旅游产品设计推广;共同打造周末休闲游、红色研学游、康养度假游、工业体验游等旅游线路,共同办好‘黄河几字弯’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深入推动‘四地’建设;利用双方平台相互发声推广,促进旅客互游互动,奏响文旅同城‘协奏曲’。”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