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刘艳霞
“妈妈,窗花贴正了吗?”
“再往右面一点,这样就正了。”
寒假期间,新城区满族小学五年级五班学生云茜和妈妈把房间整理干净后,一起贴了窗花,云茜妈妈认为,当孩子把杂乱的橱柜收拾得整整齐齐、油腻的碗筷清洗得干干净净后,他们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和愉悦感。在劳动锻炼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仅只是简单地学会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更重要的是能从劳动中感受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寒假假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可以很好地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和自理能力。“寒假期间,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份不同年级的劳动任务清单,学生们在与家长协商的基础上讨论出力所能及的劳动项目并记录自己的劳动体验,开学后在班级分享自己的成长与收获。”新城区胜利街小学德育主任黄鑫说,这份清单根据年级的不同,要求也不同,一、二年级的学生要求学会整理自己的书包,和家长一起打扫房间卫生,饭后收拾碗筷;三、四年级的学生要求学习垃圾分类并帮家人扔垃圾,自己独立整理书桌、衣柜和床铺,学会做一道家常菜等;五、六年级的同学要求就高一些,不仅要会做菜,还要学会荤素搭配。
“这个假期我学会了煮面条、西红柿炒鸡蛋、炒米饭、可乐鸡翅这几道家常菜,自己下厨体验到做饭真的很有趣,我觉得妈妈每天上班回来给我做饭很辛苦,以后我要帮妈妈多分担一些家务活。”回民区南马路小学主校区六年级四班学生呼格吉日图说。
“寒假刚好遇上春节,可以让孩子们做很多事,如帮爸爸妈妈打扫卫生,擦擦玻璃,和父母一起买菜、洗菜,学习包饺子,学做一道年夜饭,学习装扮房间,剪窗花,学写春联、贴春联等,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能力,也加强了亲子交流,让孩子们深入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呼格吉日图的妈妈每个假期都会教孩子做几道家常菜。
谈及如何让孩子爱上家务劳动,玉泉区五塔寺东街小学大队辅导员袁淑婷认为,首先要让孩子锻炼生活自理能力,如学习自己将衣服穿好、放好 ,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好,把脏衣服放进篮子里等等。其次,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设计一份计划表,然后按照计划表执行,每做好一项就打出分数,并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当然,这个过程需要家长逐步引导,例如要教孩子学会煮饭,家长应和孩子一同参与,告诉孩子舀多少米,怎么淘米,放进电饭锅后如何操作,通过家长一步步引导,让孩子清楚家务步骤,逐渐爱上劳动。
“老师们发现,从小就锻炼干家务的孩子,社会和环境适应能力更强,往往比不会干家务活的孩子更懂得照顾自己和别人。所以,我建议家长们好好利用寒假时间,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袁淑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