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8版:丰州滩 上一版   
下一篇

梦里乡村

■乔峻岭

其实每个人都像一只风筝,不管飞得多高多远,总有一根永远挣不脱的线在出发地。每个人都与诞生他的乡村之间存在某种奇妙的感应。这些年,我在县城居住。过去人们形容离家的人为“背井离乡”。我总不懂,为何总把井与乡紧紧地维系在一起?如今,随着年轮的增加,也总算读懂了一些其中的情义与邃涵。

离开了家乡,也就意味着背离了家乡的井,再也喝不着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常饮的故乡的水,为使你不忘乡情,不忘故乡,不忘这世代生息的根,让你“背井”离乡,饮水思源。

每每回到家乡,总不免要多瞅几眼早已是伤痕累累、风蚀斑驳几近干涸的井。我的心灵在乡村的风景中变得更加温暖更加柔软。在看不见的记忆的岩石里,沉淀着、珍藏着层层叠叠的乡村的人和事。

俨然的瓦房,整齐的街道,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整个乡村景色迷人。年轻力壮的村民都去田地里劳作了,只有真心对土地付出,土地才会给予回报。老人们坐在门前的石墩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拉着家常。有时路边会窜出一只狗,摇着尾巴闻闻老人们的裤脚,没有嗅到恶意便卧在石墩旁,眯着眼睛开始打盹儿。日升日落,一天的时光悄悄过去。对走在时代最尖端的人来说,这种悠闲的状态是在浪费时间,而在我看来,这种让心灵与自然安静沟通的时候才是千金都不换的。

春天,乡村千树万树梨花开,向人们报告春的消息。夏天,乡村金灿灿的麦浪,送给人们丰收的喜悦。秋天,乡村五颜六色的粮食和瓜果,催开人们的笑脸。冬天,乡村大雪封门,袅袅炊烟里飘散着诱人的肉香酒意……

乡村是宁静的。宁静的田野,宁静的房屋,宁静的院落,宁静的树林,宁静的小河,宁静的天,宁静的云,宁静的风,还有那宁静中的人。生活在乡村里,你不必担心自己夜晚会被噪音吵醒;也不必担心每天都会呼吸被污染过的空气;更不会担心自己的孩子会横穿车水马龙的道路。总之,许多乡村人拥有的东西,城里人却无法拥有。

乡村是名著是经典,如诗如画。乡村如人间天堂和梦中的伊甸园被置于脑海最深处。雪白新墙上,贴着火红的晚霞。夕阳中,几张熟悉的脸孔里映出了多少欢乐的憨笑。一句句糅着浓重乡音里,是我远离故乡后的温梦。多少情,多少意,说不尽的知心话就在乡音里粘合着晚霞紧紧地贴在我的心扉。

在我的感觉里,最优雅的气质是乡村的气质。乡村的气质是历史的积淀,是率真随性的洒脱,是恬静安然的内敛,是不趋功利的淡定。乡村的气质因傍水而建,多了几分灵秀;乡村的气质因倚山而建,多了几分厚重;乡村的气质因居于平原,多了几分端庄;乡村的气质因隐于林中,多了几分妩媚;乡村的气质因天高地阔,多了几分大气。乡村以其独特的浑然天成的气场,将我怀抱其中。它在滋养我身体的同时,亦雕塑着我的灵魂,并且一直为我的人生把脉。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