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玲玲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出血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给许多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要预防脑出血,首先要了解它的高危因素。高血压是脑出血最主要的高危因素。长期高血压会使血管壁承受过大的压力,逐渐变得脆弱,容易破裂出血。其次,动脉硬化也是脑出血一个重要的原因。动脉血管壁因脂质沉积而变硬、变厚、弹性减弱,容易发生破裂。此外,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酗酒、肥胖以及高龄等因素都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同时,脑出血可能伴发以下先兆信号: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不清、视力障碍等。
应对脑出血的紧急措施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并且告知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症状表现,以便医护人员做出初步判断并准备相应的救治措施。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患者的安静和舒适,避免剧烈搬动或摇晃患者,以免造成二次伤害而加重病情。可以将患者的头部稍微抬高,这样有助于减轻脑水肿症状,但切忌过度抬高或转动患者头部,以免加重脑出血或损伤颈椎等器官组织。
避免给患者喂食或饮水,以防呛咳导致误吸或窒息等危险情况发生。如果患者出现呕吐症状,应及时清理呕吐物并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免发生窒息危险。
预防脑出血的关键措施
1.控制血压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定期监测血压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要合理饮食,减少盐分摄入,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土豆等。适当运动也有助于降低血压。如果血压持续偏高,就需要按医嘱服用降压药物。
2.改善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是预防脑出血的重要措施。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刺激血管收缩,升高血压。同时,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3.均衡饮食 饮食要低盐低脂低糖,多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还能保持血管的弹性。
4.适量运动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坚持下去,比如散步、游泳、太极拳等有氧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消耗多余的热量和脂肪,保持健康的体重和身材;同时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和免疫力;更重要的是运动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压力和不良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和提高精神状态。
5.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并控制潜在的健康问题,如高血压、高血脂等。同时还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管理,以及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从而有效地降低脑出血的风险和危害。
(据《家庭医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