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8版:丰州滩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夏天的序曲

■吕成玉

“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斗指甲,太阳达黄经60度,于每年公历5月20—22日交节。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此时,北方麦类等夏季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但只是小满。可见小满之“满”,首先是指北方地区农作物小麦开始饱满。

麦田里,已经灌浆的麦苗,沐浴着朗朗阳光,吮吸着汤汤河水,葱绿肥硕的麦叶密密匝匝、挤挤挨挨,像一块碧绿的地毯镶嵌在河套大地,长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玉黍翠绿成行,亭亭玉立,迎风摇曳。葵花顶着壳破膜而出,两芽纤嫩对称,煞是可爱。青椒、辣椒、蕃茄等农作物已开始种植。农田中,机声轰鸣,人影匆匆,风儿一次又一次吹起耕耘者的发丝,拂弄他们紫色的面庞。

这个时节,自然界的万物逐渐走向成熟。园中的杏花梨花谢了,满树的青杏雏梨默默发育。黄河两岸的树木昂首挺立,青草临水摇曳,一河琼浆肩负夏灌的使命浩然东去。春花谢尽,树木蓊郁,大地清和,万物生长,夏天的味道愈加浓郁。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此时,长江以南地区已进入雨季,华南已进入汛期,降雨多、雨量大,是这个节气南方气候的主要特征。“小满小满,江河渐满。”故,小满还象征着雨水充盈。

如果说,立夏拉开了夏日的帷幕,小满则是夏日登场的序曲,充满悠扬的神韵和丰盈的睿智。

小满未满,一切皆处于恰到好处的状态,几处诗意的自然留白,殷殷期盼的些许遗憾,那些还未熟透的果实,在生长发育中神采奕奕,这不正是人生小满的意象吗?

此时,气温不断攀升,人们已脱去薄厚交换的衣着,换上绚丽轻盈的夏装。微风拂煦,星空辽阔。孩子们已经睡熟了,“轻柔的晚风透过窗棂,把舒适抹在他们的眼睑。”“星辉微笑着凌空降落,一再轻吻他们微启的嘴唇。晶亮的繁星通宵清醒地俯眺,交头接耳,窃窃商议,在罗裙兜里用光影编织流溢甜笑的美梦,送入孩子们的心灵。”夏夜,一幅孩子们的熟睡图,惟妙惟肖地定格在农家的窗口。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食野菜是河套人的风俗,苦菜曾是家乡人的救命菜,人们对此情有独钟。挖苦菜更是乐此不疲。那苦中带涩、涩中带甜的味道,伴着新鲜爽口、柔嫩自然的风味,具有清热降暑的神奇功效。“三月三,苦菜芽芽爬上山。”于是,不少人在苦菜刚露出地面时,便带着铁铲和袋子,来到河边、地畔、树林采挖,他们弯腰弓背,仔细寻找着刚钻出地面的鲜活生命。暮春时节,街头一斤苦菜能卖到15元,诠释了物以稀为贵的道理。过去触手可及的苦菜,由于受农药芟荑和食用量剧增的影响,变得稀有和珍贵。对苦中带甜野菜的青睐,不仅是人们重新回归自然的觉醒,更是对所蕴藏生活真谛的品味。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先人创立的二十四节气,个个含义隽永,蕴藏人生的大智慧,给人诸多启迪。小满过后,却无大满,体现的是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强调事物发展的适度原则,追求平衡和谐的生活方式。说明事物发展得恰到好处,便是最佳状态。事实上生活是不会尽善尽美的,有遗憾才是生活的本真。三餐四季,人间烟火,日子并非总是花团锦簇,浓茶烈酒。酒喝微醺,花看半开,凡事只达七八分最佳,吃饭也是如此。民谚:麦割花红旦,不割是楞汉。是说小麦发育到八九分成熟、籽粒将满未满时,便可以收割了。否则,熟过头,经强烈阳光炙烤,收割时籽粒就会脱落,造成一定的损失。

身在井隅,心向星光。小满时节,已充满了无限生机和浓浓诗意。纵然百花殆尽,却可以享受“杨柳青青沟水流,莺儿调舌弄娇柔”的惬意。若觅得半日清闲,在树下和庭院小憩,可尽情欣赏天光云影。沏一壶新茶,拂夏风习习,望流水潺潺,听鸟儿啾啾,盼挥镰割刈;在幽雅的环境中悦禾黍拔节,喜蝴蝶吻花,怡蚂蚁出洞,期五谷丰登。生活虽然忙碌艰辛,但这些带着满眼绿意和馥郁的烟火气息,会使烦躁郁闷的心情平静和开朗。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小满节气还提醒人们,要感恩大自然的馈赠,珍惜眼前的一切,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成功与失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超然脱俗、随遇而安的态度面对生活的变化。在小满未满之时,始终保持虚怀若谷的谦逊,淡泊名利,修炼内心,平衡得失,做一个“怀瑾握瑜,风禾尽起”之人。

小满时节,多走进大自然欣赏疏密有致、参差披拂、风光秀丽的景色,将会给人生增添一些智慧和乐趣。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