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6版:法治呼和浩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新城区人民法院:

深化诉源治理 高效化解物业纠纷

本报讯(记者 苗欣)近年来,新城区人民法院全面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延伸司法服务触角,持续深化诉源治理工作,积极推动千余起物业纠纷案件源头化解、诉前化解,以服务群众赢民心,提升司法公信力。

巧用司法建议促进物业纠纷源头化解。今年5月,新城区人民法院联合新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同志和新城区辖区20余个物业企业代表召开物业纠纷诉源治理工作推进会,对物业服务纠纷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向物业企业在提升服务水平、避免纠纷产生方面提供指导建议。建议发出后,辖区物业企业代表高度重视,在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调解物业纠纷,积极推进物业纠纷就地解决,将预防化解职能精准延伸到纠纷产生的源头,减少辖区物业纠纷增量,节约司法资源。

法官带队进小区化解物业纠纷。今年,新城区人民法院收到呼和浩特市某物业服务公司主讼新城区某小区1000余户业主的案件后,立即派出指导法官前往社区进行实地走访,在深入了解案件实际情况后,从法、理、情等多个角度出发,向业主们耐心讲解拖欠费用的法律后果并劝导其主动履行,同时将业主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反馈给物业公司,建议物业公司及时进行整改,并就双方最关心的物业费事宜进行多次沟通。最终,业主与物业公司就争议问题当场达成一致意见,千余起案件实现妥善化解。真正达到快调、快立、快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总结案例+启用支付令促进物业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为促进物业服务单位与业主良性互动,新城区人民法院总结了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业纠纷几类典型案例,并形成专栏分期播出,对涉及业主车位充电桩安装、物业管理费收费标准调整、业委会更换物业期间各方权利义务等问题,从法律角度给出了答案。

对系列纠纷中还未化解的欠缴物业费、数额明确的案件,新城区人民法院则发出支付令,充分释明支付令的法律效力及权利救济途径,督促业主自动缴清拖欠的物业费。今年以来,新城区人民法院共发出支付令20件,已结8件,案涉金额191000元,自动履行率占支付令生效案件比为80%。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