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6版:法治呼和浩特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凝聚公安力量 筑牢“平安长城”

●本报记者 杨彩霞

夜幕降临,新城区金翡丽夜市街灯火辉煌,一辆警车静静守候,市公安局新城区分局中山东路派出所的公安民警辅警在街头巡逻,守护着这片繁华。

“警察的守护让夜市更加热闹,生意兴隆。我们为他们的辛勤付出点赞!”商户们由衷感谢。

根据首府治安特点,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全面启动高等级巡逻防控,警务站和武装机动巡逻车组严阵以待,确保“1、3、5分钟”快速响应,特别是在景区、夜市等热门区域,通过科学布局警力,强化巡逻防控和应急准备,有效提升治安控制力。在全市范围内设置多处查缉卡口,对夜间人流密集场所加大巡逻和盘查力度,不仅提高了见警率,也有效遏制了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近两年来,市公安局聚力打造“智慧警务”升级版工程,全面开启智慧警务新时代,警务运作更高效、打防管控更精准、服务群众更到位。“北疆云·智慧公安”系统的全面升级,使得警务工作从传统的经验型管理向数据驱动型管理转变。首府公安机关广泛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机等先进科技手段,建设起一张覆盖全市的智慧警务网,确保全时空、全方位守护城市安全。

“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警用智能机器人“小智”在市公安局赛罕区分局巧报派出所大台什社区警务室忙碌着。这款机器人是公安部一所研发的,可以在巡逻过程中实时传输视频、人脸、热图像等信息,还可以进行秩序维持与接待引导工作。该社区警务室是全市首个“24小时警务自助服务区”,实现了服务群众不打烊。

走进市公安局玉泉区分局的DNA实验室,透过透明玻璃,工作人员正在操作设备对证物进行检测。作为全市首家旗县级DNA实验室,主要承担辖区所有案、事件的DNA检验工作。DNA数据库的建设大大提高了辖区内的破案率,截至目前,通过DNA检验、数据库比对,已经破获各类案件70余起。

市公安局立足新时代,主动拥抱改革,推动公安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以“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为契机,市公安局对警务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实现了警务工作更加高效的协同作战模式,极大提升了案件侦办效率和群众服务质量。

体制机制变革方面,依托“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创新构建“1部1组8专班” 联勤指挥模式和“14+N”合成作战模式,有力提升了警务运行整体效能,在案件打防、群体性事件处置、大型活动安保等各项警务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

法治公安建设方面,建成投用执法办案中心10个、分中心4个、智能办案区4个,为推行“一站式”合成办案新模式,做到集中办、专业办、规范办、提速办奠定了坚实基础,相关工作走在自治区前列。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