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妍 文/图
近年来,首府呼和浩特市以解决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问题为突破口,不断丰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内容,在辖区老年人聚居的社区,重点推进“社区+为老餐厅”助餐养老服务模式,以有效解决辖区部分独居、高龄等老年群体“吃饭难”的问题。
热菜有猪骨头炖土豆、宫保鸡丁、亲亲肠烧菜花、肉炒芹菜腐竹、豆豉鲮鱼油麦菜,凉菜是炝拌豆芽,主食为馒头、米饭,汤类为玉米粥。12月2日中午11时20分许,在胜利路社区为老服务餐厅,记者看到一盆盆刚做出来的饭菜被工作人员端放在柜台上,此时已经有不少老年人前来就餐。
“咱们附近都是老旧小区,居住着不少年纪偏大的居民,是为老服务餐厅的主要服务对象。他们当中有许多行动不便的,还有一些独居老人。我们不仅会在饭菜的口感和营养搭配上倾向于老年人的口味,还成立了为老服务餐厅助餐点,工作人员每天将饭菜送到助餐点,老人们不用走太远,就能吃上热乎饭。”胜利路社区为老服务餐厅负责人张艳平告诉记者。
11时30分,68岁的郑海滨和刘秀清老两口来到为老服务餐厅。“我是残疾人,眼睛视力几乎没有了,老伴儿患有肺肿瘤,也不能炒菜做饭。有了这个为老服务餐厅,的确给我们生活上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让在北京工作的儿子也免去了很多担忧。而且这的饭菜还便宜,65岁以上老人可以享受8元长者套餐,16块钱就解决了我们老两口的午餐,真的是太幸福了。”刘秀清高兴地说。
胜利路社区为老服务餐厅坐北朝南,充足的阳光穿过明亮的窗户照射到餐厅内,老人们一边享受着美味的餐食,一边晒着太阳聊着天,显得无比惬意。
像郑海滨和刘秀清这样在为老服务餐厅里找到幸福“密码”的老年人在胜利路社区不在少数,居住在中国石油家属院的张学敏也是其中之一。
张学敏告诉记者,社区为老服务餐厅对于老年人就餐有优惠政策:65岁以上老人可以享受8元长者套餐,60到64岁老年人可以享受15元套餐。“年纪越大的老人,用餐越便宜,真正感受到了社区各界对老年人的关爱。”张学敏说。
记者了解到,为大力推进社区“为老服务餐厅”建设,为老年人打造身边的“幸福餐桌”,胜利路社区积极探索建立“为老餐厅+助餐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暖心饭”,尽享“舌尖”上的幸福。胜利路社区书记任佳东介绍,胜利路社区东至哲里木路,南至北垣西街,西至呼伦贝尔北路,北至胜利东街,覆盖9个小区61栋楼225个单元和8处平房区,现有居民3367户,共6649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1755人,社区居民30%以上为老年人。为解决辖区内特殊老年人家庭“做饭难”“吃饭难”的问题,在社区的监管下,2024年2月,胜利路社区为老服务餐厅正式开业,社区对餐厅严格管理,保证菜品的卫生及质量,让老年人“暖胃”又“暖心”,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胜利路社区为老服务餐厅负责人张艳平向记者介绍,为老年人准备的饭菜讲究低糖低盐少油易消化,维生素含量高,软糯易嚼,午餐三菜一汤加主食。
“餐厅开业近一年的时间,得到很多老年人的认可,在我们每天中午服务的100多名老年顾客中,不少是从回民区县府街和玉泉区五里营过来的,她们乘坐近一个小时的公交车来这里吃饭,让我们明白餐厅一定要把食品安全和口碑做好,才能不辜负大家的信任。”张艳平说,“餐厅场地是社区和街道帮助协调的,所有的锅碗瓢盆、桌椅板凳都是政府提供的,运营方只需缴纳水电暖费及员工工资即可。有了政府的支持,我们也有信心将餐厅办好。”
记者了解到,呼和浩特市现有为老服务餐厅358家,直接服务老年群体10余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