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6版:经济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数字经济新翼展翅——

呼和浩特这个实验室了不得

本报讯(记者 武子暄 通讯员 云利俊)走进新华三集团中央实验室,智慧城市建设不再是冷冰冰的数据和遥远的未来图景,而是一场生动、鲜活、触手可及的科技盛宴。

“可以想象一下,不久的将来,在旗县区医院的脑血管科室,医生将借助‘AI’助手,将患者的病情输入到智能大模型中,迅速生成一份详尽的‘病历’及诊疗建议。这是我们实验室用半年时间倾力打造的灵犀医学脑血管专病大模型。”新华三集团中央实验室项目负责人柳杨告诉记者,经过数十位AI界精英与脑血管医学专家无数次的数据训练和模型调优,这款大模型涵盖了医学知识的深邃与广博,已训练成一个能够分析病因成型、进行辅助检查、治疗推荐、诊疗流程管理的可交互“AI医师”,不仅能为医生提供精准的诊断治疗方案,更可为患者全程提供标准化的诊断辅助指引,大幅提升患者的就医效率与体验。

2022年,新华三集团中央实验室建设正式启动,整合归并北京、广州、上海等多地研发能力,打造数字科研创新中心、数字人才培训中心、数字产业和数字经济孵化中心、数字零碳示范中心、数字转型实践中心,着力建设“根植内蒙古,辐射全国”的数字化发展创新驱动平台。而新华三集团选择呼和浩特作为“中央实验室”的落子之地,背后蕴含着深远的战略考量。

“我们希望通过呼和浩特这个‘支点’,更好地服务于智慧青城的建设,同时与本地的科研单位和高校携手,共同推动本地化的科技创新,为自治区的数字经济建设贡献力量。”柳杨说,实验室不仅是一个研发资源的聚集地,更是自治区数智化服务的“根据地”,以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区域产业的升级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柳杨介绍,新华三集团中央实验室的市场化运营实体——新华三技术总部实验室(内蒙古)有限公司已在呼和浩特市投入运营。实验室将部署算力资源,开展百业灵犀私域大模型的研训工作,优先在主导产业、基层治理、民生福祉、公共服务、对外开放等领域开放应用场景,助力首府加速迈向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新华三技术总部实验室(内蒙古)有限公司还将构建一套完备的人工智能与智算服务体系,深入推广云计算、大数据及各类综合解决方案,积极培育数字化专业人才,并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产业,为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全方位、强有力的支撑。

目前,新华三集团中央实验室引育高端开发与测试工程师超200人,为首府吸纳高校毕业生超300人。同时,实验室汇聚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0多台高端研发测试设备,并成功建立包括研发资源云、人工智能平台以及办公自动化云在内的多元化技术支撑体系。此外,新华三集团中央实验室还深化国产化产业合作布局,培育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产业,助力区域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企业做大做强。

“接下来,新华三集团中央实验室将以新华三技术总部实验室(内蒙古)有限公司为载体,聚焦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算力产业发展推动、产业数字转型促进、数智赋能场景拓展、绿色低碳水平提升、生态协同发展营造及培训实训成效强化等核心任务,为呼和浩特的数字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柳杨说。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